上九 ·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译文: 没有人增益他,反而有人攻击他,立心不恒定,凶险。
含义: 增益至极,若贪得无厌,则无人再益(莫益之),反遭攻击(或击之)。心志不坚(立心勿恒),必致凶险。象征增益需知止,恒心为要。
上九故事:
龙脊岗上的新都,在夕阳的余晖中宛如一座金色的堡垒。夯土城墙巍然屹立,街巷间人来人往,市集的喧嚣声混合着工匠坊的叮当声响,编织出一片繁荣景象。仓廪堆满了谷物,马厩里骏马嘶鸣,孩子们在学舍朗朗诵读——益民部落已不再是那个挣扎于洪水与饥饿的小族,而是声名远播的强盛邦国。
益民站在议事大厅的高台上,远眺着这片他亲手缔造的基业。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鬓角已染霜白,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只是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他抚摸着腰间那柄象征权力的玉圭,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首领,各部族今年的贡赋已清点完毕。”坚快步走来,声音沉稳,但眉宇间带着忧虑,“只是……西方几个小部落近来缴纳的粮食和皮货,比往年少了三成。他们诉苦说今年牧草不丰,恳求减免。”
益民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玉圭。“减免?”他冷哼一声,“当年他们依附于我,便是看中我部富足强盛。如今部落扩张,需更多粮草供养军队、修建要塞,岂能因他们一句诉苦便轻易减免?”
岩伯长老拄着拐杖,缓步走近。他已老迈,但目光依旧清明。“首领,增益贵有恒。昔日我等以诚信仁德立身,方得四方归附。若因一时之需苛征于附庸,恐失人心啊……”
益民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位老臣。“岩伯,坚,你等可知我心中所虑?”他声音低沉,“部落虽强,然四方未平。东有山戎窥伺,南有百越未服。若不能趁我尚有余力时开疆拓土,巩固边防,待我老去,部落岂不危矣?”
他展开一幅皮质舆图,手指划过部落周边那些尚未臣服的土地。“我要将这些地方,尽数纳入版图!让益民部落的旗帜,插遍这万里山河!”
立心勿恒——益民那颗曾经以“损上益下”为念的心,在权力与野心的侵蚀下,渐渐动摇。他不再满足于守成,而是渴望更大的荣耀与疆域。
坚欲言又止,岩伯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次日,益民颁布了新令:所有附庸部落,贡赋增加五成;凡拒绝缴纳或拖延者,视为叛盟,部落将派兵征讨!
命令一出,举部哗然。
一些年轻气盛的将领摩拳擦掌,渴望军功;但许多老成持重的长老和族人面露忧色。市井之间,开始流传窃窃私语。
“首领这是怎么了?昔日他减赋兴学,如今却加征扩土……”
“听说他夜观星象,言帝星晦暗,当有雄主出……莫非首领想当那雄主?”
“唉,贪极则凶啊……”
但益民一意孤行。他调集精锐武士,组成“征赋使”,前往各附庸部落强行征收。
第一批征赋使派往西方“林胡氏”。林胡氏以狩猎为生,本就物资匮乏,新增的贡赋几乎掏空了他们的存粮。族长苦苦哀求,却被征赋使厉声呵斥:“益民首领之令,谁敢违抗?若不缴足,铁骑踏平你族!”
林胡氏族长悲愤交加,当夜便派使者秘密前往其他受压迫的部落。
莫益之——当益民背离了增益之道的根本,不再以诚信和仁德待人,便再也无人真心增益他,反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消息传回龙脊岗,益民不以为意。“弱肉强食,天经地义。他们若不臣服,便让他们见识我部兵锋之利!”
他继续推行扩张计划,甚至下令在边境修筑一座大型军事要塞,需征发上万民夫,耗费巨量粮草。
岩伯拖着病体,最后一次劝谏:“首领!立心勿恒,凶!昔日我等以‘惠心’得‘元吉’,今以苛征失人心!请首领三思啊!”
益民拂袖而起,语气冷硬:“岩伯,你老了,安心养病吧。部落大事,我自有主张。”
老祭司闻言,一口鲜血喷出,当夜便含恨而逝。
部落上下,一片悲戚。但益民沉浸在开疆拓土的狂热中,未能察觉那悄然蔓延的不安。
一个月后,边境传来急报:林胡氏联合了西边三个受压迫的部落,组成“抗赋联军”,突袭了益民部落的边境粮队,劫走大批粮草,杀害数十名护卫!
“他们竟敢反抗?!”益民震怒,拍案而起,“传令!点齐三千精锐,我要亲征,踏平这些叛逆!”
坚跪地劝阻:“首领!联军虽乌合之众,然熟悉地形,且愤懑已久,不可轻敌!不如派使者安抚,削减贡赋,重修旧好……”
“安抚?他们杀我族人,劫我粮草,还要我安抚?”益民双眼赤红,“我意已决!三日后,发兵西征!”
西征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益民骑在骏马上,盔明甲亮,意气风发。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那个带领族人开凿“元吉之渠”的果敢领袖。但他忘了,那时的他,是为了生存与福祉;而今的他,是为了征服与荣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