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不过分盛大张扬,没有灾祸。
含义: 在极度富盛之时,不自高自大,不炫耀权势(匪其彭),保持谦逊低调,如此可以避免因盈满而招致的嫉妒和打击,故能没有灾祸。
九四故事:
秋风掠过亳邑的原野,掀起层层金浪。
粟禾低垂,穗实饱满,仿佛承载不住这丰年的重量。
田间地头,农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收割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汇成一曲富足的赞歌。
不仅仅是农田。
商族的工坊里,冶炼的炉火映红半边天,铸造的青铜礼器与兵器,在匠人手中渐渐成型,闪烁着文明与力量的光泽。
市集上,来自四面八方的货物堆积如山,各部落的口音混杂,交易热络,显示出商地作为新兴中心的繁荣。
军营中,操练的呼喝声震天动地,士兵们甲胄鲜明,戈矛如林,士气高昂。
此时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历经征伐韦、顾,妥善处理与夏桀的关系后,实力、声望皆如日中天。
财富、武力、人心,如同三条汹涌的江河,汇聚成一片浩瀚的海洋。
商族这台“大车”,已是名副其实的“大有”,满载着足以撼动天下的资本。
这一日,汤正在新建的“明德堂”与伊尹商议安置新附流民、划分田亩之事,仲虺与几位核心将领联袂求见。
几人入内,并未如往常般先行禀报军务,反而神色激动,互相以眼神示意,最后由仲虺上前一步,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方伯!如今天下诸侯,十之七八皆心向于我商族!夏桀无道,众叛亲离,天命已不在夏室!”
他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亢奋:“我方伯修德爱民,武功赫赫,威加海内!将士用命,万民归心!此正是顺天应人,承继大统之时!”
说着,他与身后几位将领齐齐躬身,声音斩钉截铁:
“臣等恳请方伯,顺应天命人心,正位称王!革除夏命,开创新朝!”
“恳请方伯称王!”
声浪在明德堂内回荡,带着一种几乎要破壁而出的力量。
称王!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富足祥和的亳邑上空炸响。
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着名正言顺的统治,代表着与那个暴虐的夏桀平起平坐,甚至……取而代之!
这是多少英雄豪杰梦寐以求的巅峰!
堂内一时寂静,只有几位将领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灼灼地聚焦在汤的脸上,等待着他的回应。他们相信,这是水到渠成,这是大势所趋。
伊尹站在汤身侧,面色平静,目光深邃,并未急于开口。
汤缓缓放下手中的简册,抬起头。他的脸上,并没有预料中的欣喜若狂,甚至没有明显的波澜。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此刻沉静如古井深潭。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外面喧嚣而充满生机的城邑。
良久,他才转过身,目光扫过眼前这些忠心耿耿、热血沸腾的部下。
“称王?”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重量,压下了堂内躁动的空气,“然后呢?”
仲虺急切道:“然后自是号令天下,汇集诸侯之兵,直指斟鄩,与夏桀决战!以我方伯之仁德,我方伯之武功,必能一战而定乾坤!”
汤微微摇头,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苦笑。
“决战?以我商族如今之力,或许真能与夏军一战。但,然后呢?”
他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夏桀虽失道,然夏朝立国数百载,余威犹在,死忠者亦非没有。我若此时称王,便是将自身置于炉火之上!”
他踱步到众人面前,语气沉缓而有力:“你们只看到诸侯归心,可曾细想,这‘归心’之中,有多少是真心钦慕我商族仁德?有多少是慑于我商族兵威?又有多少,是迫于夏桀暴政,欲借我之力,行投机之事?”
“我若称王,”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便是给了所有尚在观望、甚至暗中敌视我们的人,一个最好的借口!他们会说,‘看吧,商汤终究是露出了狼子野心,他先前所为,不过是收买人心,其志在于篡逆!’”
“届时,那些原本中立的方国,可能会倒向夏桀!那些表面归附的诸侯,也可能心生疑虑,甚至反戈一击!夏桀更可借此机会,整合内部,以‘讨逆’之名,号召天下共击于我!”
汤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我们确实强大了,但远未到可以睥睨天下、无视一切潜在风险的地步。‘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夏德虽衰,天命是否已彻底改易,尚未可知。此时妄自称尊,便是骄‘彭’,便是将自己最大的弱点,暴露给所有的敌人!”
他用了爻辞中的“彭”字,意指盛大、张扬。
“匪其彭,无咎。”汤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不在鼎盛之时过分张扬,不因富足强盛而自高自大,保持必要的谦逊与低调,才能避开因盈满而必然招致的嫉妒、猜疑和打击!如此,方能‘无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