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酒食宴乐中等待,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含义:等待并非总是艰苦的。在时机即将成熟时,也可以安然享受酒食(需于酒食),养精蓄锐。但必须守持正道,不可沉溺于享乐而忘记最终目标,如此方可吉祥。
九五故事:
十年。
这个数字在禹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从他二十岁那年站在山岗上目送父亲被流放,到如今三十而立;从最初在山麓高地扎营观测,到深入沼泽险境、死里逃生——整整十年光阴,都投入到了与洪水的这场特殊“对话”中。
营地已经从一个简陋的据点,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治水指挥中心。数以千计的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却因同一个目标而团结在一起。工坊里堆满了精良的工具,仓库中储备着充足的粮草,而最重要的,是那座被称为“图阁”的建筑。
图阁内收藏着禹十年来绘制的所有水道图。墙上挂的是巨幅的天下水系总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每条河流的走向、流速、汛期;桌上摊开的是区域详图,甚至细致到每个河湾的深浅变化;而最珍贵的,是那些从洞穴中发现的古老水文标记的拓片,它们与现代观测结果相互印证,揭示着洪水最深层的秘密。
族叔走进图阁时,禹正站在总图前沉思。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为他镀上一层金边。
“所有支流队伍都已回报,”族叔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最后的测绘完成了。我们...我们终于看清了洪水的全貌。”
禹缓缓转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那里面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毅,有即将决战前的凝重,还有一种深深的、如释重负的欣慰。
“是啊,十年了。”禹的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颤抖,“我们终于听懂了洪水的语言。”
他走到桌边,展开最后一卷图纸。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治水方案——“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图上清晰地标示出需要疏通的古河道、需要加固的堤岸、需要开凿的新渠道,甚至精确到每一处闸坝的位置和高度。
“所以...是时候了吗?”族叔的声音里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禹点头,却又摇头:“是时候了,但不是明天。”
他走出图阁,登上最高的了望台。台下是忙碌的营地,远处是依然咆哮但已不再神秘的洪水。
“传令下去,”禹的声音传遍营地,“明日停工一日,杀牛宰羊,备好酒食。我们要举行一场宴会。”
命令一出,众人都愣住了。十年来,他们过着近乎苦行僧的生活,节衣缩食,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治水准备中。如今大战在即,为何突然要铺张浪费?
族叔也困惑不解:“禹,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啊!我们应该一鼓作气...”
禹抬手制止了他:“您还记得‘需于酒食,贞吉’的教诲吗?”
族叔怔住了。他当然记得,这是需卦第五爻的爻辞,意思是可以在酒食中等待,只要守持正固,就会吉祥。
“可是...”族叔仍然犹豫,“这会不会让族人松懈?万一他们沉溺享乐,忘记初衷...”
禹微笑:“正因为有可能松懈,才更需要一场‘贞吉’的宴席。我要让大家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战。”
第二天,营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宴会场。篝火熊熊燃烧,烤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一坛坛珍藏多年的美酒被搬了出来。人们换上了节日才穿的干净衣裳,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十年来的第一次,笑声压过了洪水的咆哮。
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场宴会有着特殊的设计:每堆篝火旁都竖着一面水情牌,上面写着明日负责的工段和任务;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小小的河道模型,提醒人们宴会的真正目的。
夜幕降临时,禹站上了中央的高台。他手中举着的不是酒杯,而是一卷图纸。
“族人们!”禹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今天这顿酒食,不是庆功宴——因为我们还没有成功。这是出征酒,是壮行饭!”
全场寂静,只有篝火噼啪作响。
“我们用了十年时间,才换来今天这顿安心饭。”禹展开图纸,“十年前,我们面对洪水只有恐惧;而现在,我们有了这个!”
他指向图纸上的标记:“我们知道洪水从何而来,知道它要往何处去,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脾气,也知道如何与它和平共处。”
人群中传来阵阵惊叹。虽然很多人参与测绘工作,但这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治水方案。
“这十年来,我们失去了很多。”禹的声音低沉下来,“有人被沼泽的流寇所害,有人被山崩吞噬,有人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今天这顿酒肉,而是为了明天的子孙后代不再被洪水威胁!”
他举起酒杯:“这一杯,敬所有为治水付出的人——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离去的!”
众人肃然起敬,齐声响应。
接着,禹做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他让人搬来十年来使用过的工具——磨钝的石斧、破损的测量尺、甚至是从沼泽中捡回的遇难者的遗物,将它们整齐地摆放在宴席中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