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良缘天成!黄承彦喜形于色,对司马徽与庞德公笑道,二位请看,我这女婿仪表堂堂,雄才大略,正是你们期待的明主。若不是他,荆襄书院诸位才俊恐难有今日成就吧?
你这老儿又来打趣,庞德公捋须笑道,待会定要多敬你几杯。
礼成后,寇封这才仔细端详新娘。黄月英那一头金发在烛光下熠熠生辉,非但不显怪异,反而平添异域风情。在场众人皆露出欣慰笑容——主公大婚,对于坐拥四十万大军的势力而言,实乃一大喜讯。
寇封只要有了子嗣,他麾下的文武官员们就能继续为这个势力效忠。即便日后寇封离世,这些人的子孙后代也能继续辅佐他的继承人。这便是维系王朝和世家百年传承的根本。
关于黄月英,虽然世人称她为,但众人亲眼所见却并非如此。她只是发色与众不同,容貌却堪称绝色。更重要的是她智慧过人,能研制出连弩这样的奇器,可谓才貌双全。作为主母,自然要受到众人敬重。
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社会风气开放,女子再嫁也是常事。婚礼当天让宾客一睹新娘风采并无不妥。但成婚后,官员们见到黄月英必须低头回避,不得直视,这是君臣之礼。
行过拜堂之礼后,黄月英先行回到新房,寇封则留下招待宾客。席间众人抛开礼数,纷纷上前劝酒。后来不胜酒力的寇封借故离席。有罗成、陈到率领白耳精兵守护,无人敢来闹洞房。
在媒人引领下,寇封来到新房。只见黄月英端坐床榻等候多时。二人行之礼,用清水净手洁面。洗漱完毕的寇封清醒许多,与黄月英相对跪坐——按照男西女东的方位,象征阴阳交融。望着眼前佳人,寇封会心一笑。
《红烛映照结发时》
帐内红烛高燃,映得黄月英耳尖绯红。寇封指尖拂过她腰间蹀躞带,忽地低笑:往日跨马挽弓的巾帼,今日倒学会往为夫身后躲了?
将军何必明知故问!黄月英攥住他探来的手,锦袖滑落半截,露出腕间错金臂钏。那鎏金缠枝纹恰似她此刻心绪——分明缠作一团,偏要做出镇定的模样。
忽闻羯鼓三响,侍者奉上鎏金银盘。半扇蒸羊卧在青翠藿叶上,油脂正沿琥珀色肌理缓缓下坠。寇封割下脊肉时,刀刃擦过脆骨的声响,惹得新妇睫羽微颤。
同牢之礼。他故意将肉片抵在她唇畔,眼看着那抹胭脂色从她脸颊洇到颈间。
结发时更见巧思。黄月英从云鬓取下的青丝缠着银线,与丈夫的鬓发结成同心方胜。交杯的合卺酒樽原是军营用的犀角杯,残存着去岁征战时染上的杜康酒香。
夫人可闻见陇西的沙尘?寇封突然咬住她耳边珠珰,这杯子随我踏破姑臧城墙时,装的可是雪水混血水。
红绡帐外, ** 被上金线绣的比目鱼倏地一晃。黄月英未及惊呼,整个人已陷进柔软的茵褥。寇封屈指弹灭烛火那刻,忽听得怀中人含糊咕哝:早知...该在臂鞲里藏把 ** ...
黑暗里响起爽朗大笑:为夫这便讨教夫人十八般武艺!
黄月英的体态堪称完美无瑕,作为当代屈指可数的绝世佳人,她的身形比例恰到好处,增一分显丰腴,减一分则显清瘦。
这般倾国倾城的女子,寇封往昔只在传奇话本中得见,现实世界里何曾有过如此绝色?
莫说寻常百姓,纵是那些受万人追捧的戏台名角,与黄月英相较,也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罢了。
正值十八芳华,恰是黄月英最动人的年岁。
红烛高照的新婚之夜,二人共结连理,自是顺理成章。
天明时分,寇封醒来时,仍能感受到身侧温香软玉的触感,令人沉醉不已。
望着略显倦容的爱妻,寇封轻抚着她羊脂玉般光滑的脊背,忆及昨夜缠绵,不由心生几分得意。
古语有云:春宵一刻值千金,纵是寇封这般雄才大略的君主,在经历大婚之喜,又刚刚击溃曹操这等强敌后,也乐得偷闲数日。
有诸葛亮、刘伯温与庞统三位贤士打理荆豫二州政务,加之冬日无需征战,寇封自然乐得清闲。
虽说寒冬易使百姓受苦,但荆豫二州本就物阜民丰,加之先前缴获的充裕物资,开仓济民绰绰有余,确保两州子民免受饥寒之苦。
如此,寇封方能安心陪伴新婚爱妻。
待日头高悬,寇封方唤醒怀中佳人。
已近午时,今日还要去拜见岳父大人呢。
黄月英闻言慵懒舒展腰肢,不经意间展露曼妙身段,忽觉周身清凉,惊觉自己正被夫君搂在怀中。
一声轻呼后,她猛然想起已成新妇,顿时羞得钻进锦被,雪腮绯红似要沁出血来。
良久,二人梳洗毕,侍女们早已备好精致膳食在外候着。
不料这次竟是樊氏亲自前来!
“老爷、夫人请用。”
见樊氏眉间隐有失落,寇封顿时了然。当初曹操南侵前,他本欲纳樊氏为妾,恰逢战事骤起,只得搁置。战后忙于大婚与整编降卒,竟将此事忘在脑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