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叹了口气,从梳妆台上取来一个小小的锦囊:这是奴婢昨天去城隍庙求的平安符,您带上吧。
蓝氏接过锦囊,小心地放入袖中。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夫人,王管家准备好了。是老夫人的贴身嬷嬷。
蓝氏点点头,站起身来。临走前,她特意去看了看熟睡的孩子们。女儿常云才五岁,睡梦中还紧紧抱着父亲送她的木马;儿子常风七岁,眉头紧锁,似乎在做什么梦。蓝氏俯下身,轻轻吻了吻孩子们的额头,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
娘...常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蓝氏强忍泪水,柔声说:快了,爹爹打完仗就回来了。
常云满意地闭上眼睛,嘴角还挂着微笑。蓝氏转身离开,不敢再看,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声来。
---
皇宫午门外,王管家已经等候多时。见蓝氏的马车驶来,他连忙上前迎接。
夫人,您来了。王管家神色凝重,奴才已经托人打听了,刘大人今日在文华殿当值,但要见他,恐怕...
我知道。蓝氏从马车上下来,我们直接去文华殿。
王管家大惊:夫人,万万不可!没有传召,擅闯文华殿是死罪啊!
蓝氏却异常平静:王伯,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奴才...奴才从您嫁入常府就跟着您了,已经八年了。
八年了。蓝氏轻声说,这八年里,你见过我做过鲁莽的事吗?
王管家摇头:夫人向来沉稳。
那你就相信我这一次。蓝氏的目光投向远处高大的宫殿,如果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我还配做常遇春的妻子吗?
王管家被这番话震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夫人虽然外表柔弱,但骨子里有着常将军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两人正要往文华殿方向走去,忽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弟妹这是要去哪?
蓝氏回头一看,是徐达的夫人谢氏。谢氏穿着一身华丽的宫装,显然是刚从宫中出来。
徐夫人。蓝氏行了一礼,我...我来给皇上请安。
谢氏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弟妹,你我都是武将家眷,何必说这些场面话。你这是要去见刘伯温吧?
蓝氏心中一惊,但面上不露声色:徐夫人说笑了。
别瞒我了。谢氏走近一步,压低声音,我家老徐也觉得不对劲。常将军的家书太过简短,而且...而且他听说,常将军在攻打大都时受了重伤。
蓝氏的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王管家连忙扶住她。
重伤?蓝氏的声音在颤抖,有多重?
谢氏摇头:具体如何,我家老徐也不清楚。军情保密,他也是从侧面听说的。弟妹,你若真要去见刘伯温,我倒有个办法。
蓝氏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什么办法?
今日午后,刘伯温会去奉天殿向皇上奏报军情。谢氏从袖中取出一块令牌,这是宫中通行令牌,你拿着它,在奉天殿外的偏廊等候。说不定能碰到他。
蓝氏接过令牌,手在颤抖:徐夫人,这...这太贵重了。
什么贵重不贵重的。谢氏拍拍她的手,我们这些女人,丈夫在前线拼命,我们在后方能做的,不就是互相扶持吗?况且,我也担心老常。他可是我家老徐的生死兄弟。
蓝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些天来,她一直强撑着,此刻在谢氏面前,所有的坚强都土崩瓦解。
谢谢...谢谢姐姐。蓝氏哽咽着说。
傻妹妹。谢氏为她擦去眼泪,去吧,小心些。记住,不要声张。
---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奉天殿的偏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蓝氏站在廊柱后,心跳如鼓。她握着袖中的锦囊,手心已经沁出汗水。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蓝氏的腿都站麻了。就在她快要撑不住的时候,远处传来脚步声。她连忙屏住呼吸,从廊柱后探出半个头。
只见一个身穿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向这边走来,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那男子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当朝太史令刘伯温。
蓝氏深吸一口气,从廊柱后走了出来。
刘大人!她轻声呼唤。
刘伯温停下脚步,回头看她:你是...?
民女常蓝氏,常遇春的妻子。蓝氏行了一礼,冒昧打扰大人,还望恕罪。
刘伯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常夫人,你这是...
民女想请大人算一算...算一算将军的运程。蓝氏的声音在发抖,大人,我丈夫是不是出事了?
刘伯温沉默片刻,示意身后的小太监退下。他走到蓝氏面前,仔细打量着她:常夫人,你为何会有此问?
他的家书不对劲。蓝氏急切地说,字迹潦草,内容简短,完全不像他的风格。而且...而且徐夫人说,他攻打大都时受了重伤。
刘伯温叹了口气:常夫人,军情...
大人!蓝氏打断他,我不是来打探军情的。我只是...我只是想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