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苏州城,早已褪去了冬日的清寒。林婉清院中的那株海棠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缀满枝头,风一吹便簌簌落在青石板上,铺成一片细碎的春景。她坐在窗前的梨花木桌旁,手里捏着一枚刚绣好的玉兰花络子,目光却落在桌案上的三张素笺上。每张笺上都写着一个名字,分别是谢语、谢研、谢玥。
再过几日便是谷雨,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林婉清看着孩子们日渐长开的模样,心里早已盘算好了她们的前路。她放下络子,指尖轻轻拂过素笺上的字迹,轻声唤道:“来人,请大小姐到我院里来。”
不多时,谢语便来了。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襦裙,头发简单挽了个髻,只插了支碧玉簪,看着比同龄姑娘多了几分沉稳。“母亲,您找我?”她走到桌前,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林婉清笑着招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随后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递了过去:“语儿,你看看这个。”
谢语接过账册,入手沉甸甸的。她翻开封面,里面是婉清阁这几年的收支明细,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连几分几厘的碎银都标注得明明白白。她越看越认真,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看到去年秋冬两季的绸缎进货记录时,还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十月进杭绸五十匹,每匹纹银八两;十一月进蜀锦三十匹,每匹纹银十二两……母亲,去年蜀锦的价格比前年涨了两成,咱们是不是该换个供货商?”
林婉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当初让谢语跟着账房先生学记账,就是看中了她心思细腻、对数字敏感的特质,如今看来,果然没看错。“你说得对,”她点点头,伸手拍了拍谢语的手背,“去年蜀地遭了水灾,蜀锦产量减少,价格自然涨了。我已经让账房去打听江南其他的织坊,过几日便有消息了。”
谢语放下账册,抬头看向林婉清,眼里带着几分疑惑:“母亲,您今日让我看这些,是有什么事吗?”
“确实有事。”林婉清握住她的手,语气认真,“语儿,婉清阁是我一手创办的,如今生意越来越大,我一个人渐渐有些忙不过来了。你心思细,对账目又敏感,是块经商的好料子。往后婉清阁的生意,我打算慢慢交给你打理。从今日起,你每日都来我这里,我教你看货、定价、跟供货商打交道,等你熟练了,这婉清阁的掌柜,就由你来当。”
谢语愣住了,眼里满是惊讶:“母亲,我……我怕自己做不好。我以前只跟着账房先生记过账,从没管过这么大的生意。”
“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林婉清温柔地看着她,“我刚开婉清阁的时候,连绸缎的种类都分不清,还被供货商骗着买过次等货。后来慢慢学,慢慢摸索,才走到今天。你比我当年聪明,又肯用心,怎么会做不好?况且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看着,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听着母亲的话,谢语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她看着林婉清眼中的信任,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几分坚定:“母亲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绝不让您失望!”
送走谢语,林婉清带着晚翠去了婉清阁找谢研。谢研性子文静,最喜刺绣,平日里大多待在婉清阁的绣房里,与绣娘们一起研究刺绣工艺。这会儿她正坐在绣绷前,手里捏着细如发丝的绣线,专注地绣着一幅“百鸟朝凤图”。图上的凤凰羽毛已经绣了大半,金线勾勒的尾羽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连旁边栖息的小雀,都绣得活灵活现。
“研儿,又在绣花呢?”林婉清走进绣房,看着满室的绣品,忍不住赞叹。绣房的墙上挂着谢研绣的“岁寒三友图”,窗台上摆着绣好的荷包、扇套,连桌布都是她用碎花绣线绣的,整个绣坊都透着一股雅致的气息。
谢研听见母亲的声音,连忙放下绣针,起身行礼:“母亲来了。”她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指了指绣绷上的“百鸟朝凤图”,“我想着再过几日是祖母的生辰,想绣好这幅图给她当贺礼。”
林婉清走到绣绷前,仔细看着那幅图,越看越喜欢:“研儿,你的绣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你看这凤凰的眼睛,用的是‘打籽绣’,圆润饱满;羽毛用的是‘盘金绣’,层次分明,比苏州城里最好的绣娘绣得还要精致。”
被母亲这么一夸,谢研的脸更红了,小声道:“母亲过奖了,我只是喜欢刺绣,平日里多练了练。”
“喜欢就好,有天赋更要好好利用,不能浪费了。”林婉清拉着她坐在绣凳上,语气带着几分期待,“研儿,我打算在苏州城里再开一家绣坊,专门卖你设计的绣品。既有你绣的成衣、屏风,也有你画的绣样,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才华。你觉得怎么样?”
谢研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真的吗?母亲,您说的是真的?”她从小就喜欢刺绣,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绣品被更多人喜欢,可她从未跟人说过,没想到母亲竟看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被偷的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被偷的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