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夕阳,将荒原染成一片凄美的血色。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与血腥混合的味道,令人作呕。
李成梁走下城墙,亲自来到朱衡的阵前。他看着那片由鞑靼人尸体铺成的“死亡地带”,看着那些死不瞑目的面孔,这位沙场宿将的手,依然在控制不住地颤抖。
他快步走到朱衡面前,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对着朱衡,深深地、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殿下……再造了我大同边军!”李成梁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意。
此战,明军伤亡不足五十人,且大多是在打扫战场时被垂死的敌人反扑所伤。
而鞑靼人,阵亡超过两千,被俘数百,逃散者不计其数。
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堪称神迹的大捷!
朱衡扶起他,笑道:“是将士们用命,也是李总兵信我。”
此时,刘景明也带着林婉清等人走了过来。
他的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但眼神深处的震撼和忌惮,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他没有看战果,也没有看朱衡,而是死死地盯着那些正在清理枪械的王府卫队士兵。
他看着他们熟练地用通条清理枪管,用油布擦拭枪身,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充满了对武器的爱护。
“殿下。”刘景明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此等……屠神之术,若人人都可习得,岂不天下大乱?”
他的问题,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刚刚沸腾的气氛上。
李成梁的脸色也瞬间凝重起来。
是啊,如此利器,若落入歹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别说是造反,就算是一群山匪得了此法,也足以让一州一府不得安宁!
这个问题,比五千鞑靼铁骑更加致命。
这是来自朝堂的诛心之问!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朱衡身上,看他如何回答。
朱衡却笑了,笑得云淡风轻。
“刘大人,你错了。”
“哦?”刘景明眉头一挑。
“这并非屠神之术,而是强国之基。”朱衡的声音铿锵有力,“大人只看到了它的杀戮,却没有看到它背后所代表的东西。”
他伸出一根手指:“第一,是纪律。没有铁一般的纪律,三段击就是个笑话。能练出这种纪律的军队,会是轻易叛乱的乌合之众吗?”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是成本。一支燧发枪,从炼钢到制成,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超普通刀剑。弹药的消耗更是个无底洞。寻常山匪流寇,养得起这样的军队吗?”
最后,他伸出第三根手指,目光灼灼地看着刘景明:“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控!此等利器,必须也只能掌控在朝廷手中!掌控在皇上的手中!”
他向前一步,气势逼人。
“我大明为何屡受边患之苦?卫所糜烂,军备废弛!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如何为国尽忠?但若有了此枪,我们可以用更少的人,组建战力更强的精锐之师!我们可以裁汰老弱,将省下的军费用于提高士兵待遇,让他们有尊严地为国而战!”
“一支由国家供养、用最优良的武器武装、拥有钢铁般纪律的职业化军队!这,才是我朱衡想看到的!这,才是能真正拱卫社稷、开疆拓土的王道之师!”
“刘大人,你现在还觉得,这是乱天下之术吗?”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李成梁听得热血沸腾,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大明新军,正在冉冉升起!
林婉清的美眸中,异彩涟漪,她看着朱衡的侧脸,那张年轻的面庞在夕阳下仿佛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他想的,竟然不是如何利用这力量为自己谋利,而是……为这个国家,为这支军队,规划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一刻,她心中的最后一丝怀疑,也悄然冰释。
刘景明沉默了。
他被朱衡描绘的蓝图给震撼到了。
作为一个文官,他或许不懂军事,但他懂政治。
朱衡的这番话,句句都站在了朝廷的立场,站在了皇权的立场。
裁汰卫所,建立由中央掌控的募兵制强军……这是历代帝王都梦寐以求却又难以实现的目标!
如果朱衡说的是真的,那这燧发枪,就不是催生动乱的毒药,而是巩固皇权的绝世良方!
良久,刘景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着朱衡深深一揖。
“殿下之远见,下官……拜服。”
这一拜,是真心实意的。
朱衡心中微松,他知道,眼前最大的政治危机,暂时解除了。
“殿下,我们之间的赌约……”刘景明抬起头,神情复杂。
“依旧作数。”朱衡笑道,“三成缴获,我要用来建立我的兵器研发基地。至于山西的产业,还望大人回去后,能和地方上的同僚们,多多‘关照’。”
“关照”二字,他咬得极重。
刘景明苦笑一声:“殿下放心,从今往后,山西境内,无人敢再找代王府的麻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