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点头记下,接过李伯递来的菜刀,开始药材预处理。以往切柴胡时总控制不好厚度,今日他根据 “草药辨识” 中学到的 “断面特征”,特意将柴胡切成 1 毫米厚的薄片:“薄片断面多,药力更容易熬出来。” 李伯在一旁看着,点头道:“没错,当归要切 2 毫米的片,根须必须去掉,不然煮的时候会飘在药汁里,过滤不干净;甘草要去皮切段,皮上有杂质,会让药汁发浑。”
林越按要求处理好所有草药:柴胡片薄厚均匀,当归片边缘整齐,甘草段长短一致。李伯点燃炉火,往铜锅里加了六碗山泉水 —— 他特意叮嘱:“炼丹要用山泉水,井水有杂质,河水可能有腥味,会影响药汁纯度。” 水烧开后,林越按照顺序放入柴胡、当归、甘草,用中火煮沸。
“盯着炉火,中火的柴火要保持橙红色,不能有黑烟,” 李伯手持长勺,不时搅动药汁,“你看,水面要保持‘小沸’状态,就是泡泡小而密,不能让水溢出来,否则药汁会少,药力不够。” 林越蹲在炉边,每隔两分钟就调整一次柴火,遇到有黑烟冒出,立刻用扇子扇走。煮了约半个时辰,水面降到三碗时,他按李伯的提示加入薄荷,转成慢火 —— 慢火的柴火是暗红色,水面只有细微的波纹,药汁冒着淡淡的热气。
又熬了半个时辰,药汁变得浓稠,颜色呈深褐色,散发出混合着柴胡、薄荷的清香。李伯让林越用细纱布过滤:“纱布要叠三层,过滤时动作轻,慢慢挤压药渣,把汁挤干净,但别太用力,不然药渣会漏进碗里。” 林越小心翼翼地操作,过滤后的药汁清澈无杂质,倒在瓷碗里,还能看到淡淡的光泽。
接下来是熬膏环节。林越将药汁倒回铜锅,加入一两蜂蜜,用慢火慢慢熬煮 —— 他不时用长勺舀起药汁,观察滴落状态:“师父,药汁滴下来成‘线状’,是不是快好了?” 李伯凑过来看了一眼,点头道:“再熬五分钟,等滴在瓷盘上不粘盘,就成了。”
五分钟后,林越舀起一勺药汁,滴在白瓷盘上 —— 膏体呈琥珀色,冷却十秒后用手指碰了碰,果然不粘手。“成了!” 李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这炉清心丹炼得比上次好太多,药汁过滤干净,膏体纯度高,闻着香味就知道,药效差不了。”
就在这时,面板弹出炼丹技能进阶提示,补充了实操细节与技能关联:
【检测到宿主独立完成清心丹全流程炼制(选料→预处理→煮药→过滤→熬膏),且实现 “草药品质筛选→火候精准控制→丹药品质把控” 的闭环,炼丹(基础)技能突破!
炼丹(基础):熟练 22.8%(原入门 9.5%)
当前掌握:
全流程操作:2 种丹药(清心丹、驱寒丹)的完整炼制步骤,含 “选料标准(如薄荷清凉感≥80%)、预处理规范(切片厚度 1-2mm)、火候控制细则(中火橙红无黑烟、慢火暗红小沸)、熬膏判断(滴汁成线、不粘盘)”;
问题应对:掌握 3 种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如药汁发浑时重新过滤、膏体粘盘时加少量蜂蜜、火候过大时撤火降温);
品质把控:能通过 “药汁颜色(深褐 vs 浅褐)、膏体光泽(透亮 vs 暗沉)、气味(清香 vs 刺鼻)” 判断丹药品质,确保成品药效达标。
技能效果:
清心丹炼制成功率 + 40%,从原来的 60% 提升至 100%(本次实操验证);
膏体纯度 + 15%,杂质含量从 5% 降至 3.25%;
药材损耗率 - 10%,以往炼 1 炉需 1 斤草药,现在仅需 0.9 斤;
关联加成:结合 “草药辨识” 技能使用时,丹药药效额外 + 8%。】
午后的阳光透过炼丹房的窗户,洒在冷却的清心丹上。林越将丹药切成梧桐子大小的颗粒,每一颗都圆润有光泽,放在鼻尖轻嗅,清香中带着淡淡的甜味。李伯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青瓷瓶,瓶身上刻着 “清心丹” 三个字:“把丹药装进去,这个瓶子防潮,你日后下山,遇到心烦、失眠,或者被蚊虫叮咬后头晕,吃一颗就能缓解。辨药和炼丹都是保命的本事,你学得扎实,到了外面也能多一分保障。”
林越接过瓷瓶,小心地将丹药装进去,瓶底还垫了一层干燥的艾草 —— 这是李伯教他的 “防潮技巧”。他摸着瓷瓶,心中满是感激:从道学理论到草药辨识,再到炼丹技能,清虚观的这些日子,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夕阳西下时,林越回到偏殿整理行囊:将青瓷瓶贴身放在内衣口袋,确保不会受潮;草药辨识笔记和炼丹流程表折好,放进背包的夹层;压缩干粮、净水片、打火石一一清点完毕。他最后看了一眼偏殿的木桌,上面还放着他临摹的《道德经》字帖,字迹工整,一如他在清虚观的日子。
夜色渐浓,终南山的风带着凉意吹进偏殿。林越背起背包,握紧背后的青铜剑,轻轻推开房门。远处清虚观的灯火点点,像温暖的星辰,他站在台阶上深深鞠了一躬,随后转身,沿着山间小径朝着重阳宫的方向走去。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坚定的身影,手中的青瓷瓶贴着胸口,传来淡淡的药香 —— 这不仅是他学会炼丹的证明,更是他闯荡江湖的第一份底气。
喜欢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