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未从松针上滴落,终南山的雾气仍带着几分凉意,林越已抱着卷边的《南华经》坐在观后的松林里。青石地面被露水浸润,泛着淡淡的潮气,他垫上一块粗布巾,将经书摊开在膝头 —— 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是这几日研读时留下的痕迹,“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等关键词旁,还画着简单的剑招示意图,试图将道学与武学关联。
昨日,他已暗中勘察完离观的最后一段路线,今日特意起得更早,想在出发前沉下心梳理道学感悟。面板曾提示 “道学理论与武学领悟存在隐性关联,自然感悟可加速技能适配”,他隐隐觉得,对 “道法自然” 的理解,或许能破解玄门内功第一层的瓶颈,还能为后续学习全真剑法、梯云纵打下基础。
松林中静得出奇,只有风吹过松枝的 “沙沙” 声,偶尔夹杂几声斑鸠的鸣啼。林越指尖划过《南华经》“庖丁解牛” 的章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以往读这段时,他只当是 “顺应事物规律” 的哲理,今日结合墨子剑法的实战经历,却有了新的感悟 —— 剑招若能像庖丁的刀刃般,避开对手招式的 “刚劲处”,专挑 “间隙” 切入,或许能以弱胜强,弥补新身体力量不足的短板。
他合上书,起身走到松林边缘的小溪旁。溪水清澈见底,鹅卵石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水流遇到凸起的石块时,不与之为抗,而是顺着石缝分流,绕石而行,最终汇成平缓的溪流,甚至还能带走石块边缘的细沙。这一幕让他心中一动:玄门内功的运转,不也该如此吗?以往他总想着 “强行催动内力冲开经脉滞涩处”,结果反而导致丹田空虚、手臂酸痛,若能像溪水般 “顺势而为”,或许能突破第一层巅峰的瓶颈。
林越盘腿坐在溪边的青石上,闭上眼睛,按照《道德经》“上善若水” 的意境,重新运转玄门内功。他不再刻意控制内力流向,而是放松心神,让丹田的暖流如溪水般自然游走 —— 当内力行至 “膻中穴” 的滞涩处时,他放缓速度,用微弱的内力反复 “浸润” 经脉,而非强行冲击。起初,暖流只是缓慢蠕动,约莫一刻钟后,他突然感觉到一股细微的 “松动感”:堵塞的经脉像是被溪水慢慢疏通,暖流流速明显加快,丹田内的气息也变得更充盈,连呼吸都变得更绵长。
就在这时,眼前的面板弹出淡蓝色提示,明确了道学理论突破的触发逻辑与具体效果,修补了 “感悟与技能进阶无关联” 的漏洞:
【检测到宿主通过 “文本研读 + 自然观察 + 内功实践” 三维度深化道学理解,满足道学理论突破条件(入门 19.7%+ 自然感悟 3 次 + 内功瓶颈松动),技能进阶!
道学理论:熟练 20.3%(原入门 19.7%)
当前掌握内容:
典籍解读:《道德经》前 40 章核心释义(含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 深度批注)、《南华经》“庖丁解牛”“逍遥游” 实践关联分析;
自然感悟:从 “溪水绕石” 领悟 “顺势而为”(适配内力运转)、从 “松枝抗风” 领悟 “柔能克刚”(适配剑招设计)、从 “蚂蚁搬食” 领悟 “精准高效”(适配攻击时机);
内功结合:掌握 “呼吸与内力同步法”(吸气聚气入丹田,呼气导气走经脉),玄门内功运转效率提升 15%。
核心特征显现(每项特征均附带可验证效果):
自然共鸣:能从山水、草木等自然景象中提取 “武学适配点”,后续学习新武学(如全真剑法、梯云纵)时,领悟效率提升 12%(可通过 “招式掌握时间缩短” 验证);
内力柔化:玄门内功从 “刚性流转” 转为 “柔性循环”,经脉损耗减少 20%(修炼后手臂酸痛感消失),突破第二层瓶颈概率提升 8%(丹田暖流充盈度增加,滞涩点减少 1 处);
心境平和:面对突发状况时,精神杂念减少 30%(可通过 “被突袭时的反应速度测试” 验证),闪避攻击的反应时间缩短 0.1 秒(从 0.3 秒降至 0.2 秒)。
关联武学伏笔(明确后续应用场景):
对 “顺势而为” 的理解,可直接适配梯云纵 “借力发力” 的核心原理(如借助地面反作用力提升跳跃高度);
对 “柔能克刚” 的领悟,可辅助优化墨子剑法,降低对力量的依赖(如用剑招巧劲化解对手攻击,而非硬抗);
“呼吸与内力同步法” 可作为全真内功的基础衔接技能,减少后续武学学习的适配成本。】
面板提示消散时,林越睁开眼,只觉得浑身舒畅 —— 以往修炼半个时辰后必有的手臂酸痛感消失不见,丹田内的暖流如活水般循环,连眼神都变得更清亮,能清晰看到溪水中游动的小鱼。他起身走到溪边的巨石旁,决定验证道学感悟对剑招的优化效果:手持木剑,想象自己是溪水,剑招不再刻意追求 “快” 与 “狠”,而是顺着手臂肌肉的自然发力轨迹,配合呼吸节奏,缓缓使出 “墨子剑法?墨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