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刀医生李医生和麻醉科孙主任的到来,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两人都显得心事重重,尤其是李医生,眼神躲闪,不敢与林杰等人对视。
林杰没有急于质问,而是示意他们坐下,语气平和:“李医生,孙主任,不要紧张。我们是省医专家组,来是为了协助查明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请你们把当天手术和术后管理的情况,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并告诉我们,任何细节都不要遗漏。”
他的态度让两人稍微放松了一些。
孙主任先开口,介绍了麻醉过程,强调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用药规范。
轮到李医生,他叙述手术经过时,声音有些发干:“手术……很顺利,腹腔镜进去,阑尾充血水肿明显,但没有穿孔,粘连也不重,我做了常规切除和包埋,冲洗腹腔很干净,放置了引流管……手术时间大概五十分钟。”
“术后病人安返病房,医嘱给了常规抗感染、补液支持……”李医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大概……术后三个多小时,护士打电话说病人烦躁,胸闷,我过去看了,当时生命体征还稳定,我考虑可能是术后疼痛或者麻醉反应,调整了止痛泵,嘱咐继续观察……”
“你去看病人的时候,有没有重点听一下他的心肺?有没有检查引流管?”林杰突然插话,问题很具体。
李医生愣了一下,额头开始冒汗:“当时……病人说胸闷,我听了心率,有点快,但心律齐……肺部……肺部因为刚做完手术,没敢让他深呼吸,听诊好像……没什么啰音。引流管是通畅的。”
他的回答有些含糊,尤其是在肺部听诊上。
林杰不再追问细节,转而问道:“术前心电图提示‘电轴右偏’,你们注意到了吗?术前为什么没有查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
这个问题一出,李医生和孙主任的脸色都变了变。胡院长和外科主任也显得有些不安。
孙主任硬着头皮解释:“林主任,我们这是县级医院,急诊手术多,像阑尾炎这种常见病,一般常规不做这些检查,除非有特别指征。电轴右偏……很多正常人也有,一般不会特别关注。”
“特别指征?”林杰问道,“一个32岁的男性,急性起病,感染指标高,这本身就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之一。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背痛、呼吸急促、迅速进展到呼吸循环衰竭,这些难道不是强烈的指向性‘指征’吗?”
李医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林主任……您的意思是……”胡院长声音发颤。
林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王鑫、陈明和刘倩:“你们的看法?”
王鑫语气肯定:“从病情演变看,太像肺栓塞了。起病急,胸背痛,呼吸困难,迅速崩溃。”
陈明补充:“而且是那种主干或大分支的肺栓塞,否则不会这么快。术前电轴右偏可能就是提示,可惜没重视。”
刘倩点头:“术后卧床,血液高凝状态,是肺栓塞的典型诱因。如果术前查了D-二聚体,可能就能预警。”
结论已经呼之欲出。
林杰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面色惨白的李医生和神情复杂的胡院长等人脸上,缓缓说道:“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病历资料、家属陈述和各位的回忆,我们专家组的初步判断是:患者死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这是一种由下肢或盆腔深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导致的极其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他语气沉重而清晰地说:“这不是医疗事故。从手术操作本身来看,没有发现违规或失误。但是……”
这个“但是”,让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在医疗过程中,确实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围手术期血栓风险的评估不足,术前检查存在遗漏,对术后出现的非典型、但极具警示意义的症状胸闷、背痛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未能及时进行针对性检查和干预,错过了可能存在的、极其微小的抢救窗口。”
林杰的结论,既明确了这不是手术操作直接导致的死亡,洗刷了“庸医害命”的指控,但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县医院在诊疗规范、风险评估和病情观察上存在的缺陷。
李医生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脸。
他知道,虽然主要责任不在手术刀上,但他作为主管医生,对术后病情的误判和疏忽,难辞其咎。
胡院长和县卫健委刘主任面面相觑,心情复杂。
一方面,不是医疗事故,意味着医院可能不需要承担巨额的事故赔偿和主要法律责任;
但另一方面,诊疗过程存在明显缺陷,管理责任跑不掉,对医院声誉也是沉重打击。
“肺栓塞?什么肺栓塞?你们就是一伙的!想糊弄我们!”死者的舅舅在隔壁听到动静,猛地推门冲了进来,指着林杰怒吼道,显然他一直在外面偷听。
死者父亲也跟了进来,老泪纵横:“我不管什么栓塞!我儿子就是割个阑尾没的!你们必须负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