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栋接过盒子打开,里面是枚银灰色的磁环,表面光滑得能映出灯光。“这个型号我找了好久,”他指尖摩挲着磁环的边缘,“当时没货,没想到你帮我收着了。”
“看你那天翻了好几家店都没找到,”袁姗姗低头喝了口汤,“就顺便问老板留了一个,想着说不定能用在抗干扰模块上。”
“肯定能用。”林栋把磁环放进外套内袋,指尖碰到心口时,忽然觉得那里比火锅还暖。他想起潘家园那天,她蹲在摊位前认真比对磁环参数的样子,阳光落在她发顶,有根碎发翘了起来,他当时差点伸手去帮她捋平。
辣锅的红油还在翻滚,姜小龙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等咱们的传感器量产了,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雪湖’怎么样?纪念咱们第一次测试成功的地方!到时候在产品手册上印上咱们三个人的合照,必须把我拍帅点!”
“先把你的实验报告补完再说。”林栋笑着敲他的头,“上周让你整理的温度循环测试数据,你还只写了个表头。”
“明天就补!”姜小龙举起杯子,“来来来,干杯!庆祝咱们项目成功,也庆祝以后赚大钱!”
玻璃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袁姗姗喝了口果汁,目光掠过林栋握着杯子的手——他的指节分明,虎口处还有道淡淡的疤,是上次调试设备时被金属片划到的。她忽然想起自己抽屉里还放着那片他用过的创可贴,当时没舍得扔。
雨越下越大,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邻桌的笑声、服务员的吆喝声、锅里咕嘟的声响混在一起,热闹得让人心里发暖。林栋把最后一片肥牛夹给袁姗姗时,她忽然说:“其实那天在评审会,李教授夸红丝绒衬底的时候,我偷偷看了你一眼。”
“嗯?”林栋正擦手的动作顿住了。
“你在笑,”她的声音很轻,被雨声和火锅声裹着,却清晰地传到他耳朵里,“眼睛亮得像……像咱们第一次调试成功时,示波器上那条平稳的曲线。”
他看着她,忽然说不出话。窗外的雨还在下,玻璃上的水痕蜿蜒而下,像谁悄悄画下的线。锅里的虾滑还在冒着泡,辣锅的麻香和清汤的甜香缠在一起,像此刻说不出口的话。
“是吗?”过了很久,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其实我也看到了,你回答专家问题时,耳尖红得像……像咱们测高温时的传感器指示灯。”
袁姗姗的脸瞬间热了起来,慌忙低下头去夹锅里的青菜,却不小心碰倒了醋瓶,深色的液体在桌布上晕开一小片。姜小龙在旁边大喊“快拿纸巾”,手忙脚乱中,林栋伸手过来帮她擦拭,指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手背,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
“没事吧?”他的声音就在耳边,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没事。”她飞快地抽回手,心跳得像要撞开胸腔。
雨停的时候,庆功宴也接近了尾声。姜小龙已经趴在桌上睡得口水直流,嘴角还挂着满足的笑。林栋结完账回来,把外套披在他身上,然后拿起袁姗姗的外套递给她:“我送你回去。”
夜风带着雨后的凉意,吹得路边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两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时不时交叠在一起。
“今天谢谢你的磁环,”林栋忽然开口,“很实用。”
“能用就好。”袁姗姗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李教授的博士生来了,我把实验记录再细化一下,重点标出来。”
“不用太急,”他放慢脚步,“明天上午休息半天,下午再弄也来得及。”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其实……你画的那些小图标,太阳和雪花,我都看懂了。”
袁姗姗的脚步猛地顿住,抬头时撞进他的目光里。路灯的光在他眼底跳跃,像藏着细碎的星光。她忽然想起自己在最新的记录册最后一页,画了两个挨在一起的小人,一个举着传感器,一个拿着记录册,只是还没来得及画完。
“快到了。”她别过头,指了指前面的小区门口,声音有点发颤。
“嗯。”林栋看着她的侧脸,想说的话在舌尖打了个转,最终只化作,“上去吧,早点休息。”
袁姗姗点点头,转身走向小区大门时,忽然听到他在身后喊:“对了!”
她回过头,看到他站在路灯下,手里捏着个东西——是片压平的桂花叶,边缘已经有些发黄。“这个,”他走过来递给她,“上次你掉在实验室的,我捡起来了。”
是她夹在实验记录里的那片桂花书签。她接过来时,指尖碰到他的,这一次,谁都没有躲开。
“晚安。”他说。
“晚安。”她轻声回应,转身走进小区时,手心里的桂花叶还带着他的温度。
走到三楼的转角,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路灯下,他还站在那里,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她忽然想起火锅店里没说出口的那句话——其实,你笑的时候,比示波器上任何一条曲线都好看。
而林栋看着她的窗户亮起灯光,才转身离开。口袋里,那枚银灰色的磁环硌着心口,像个温柔的秘密。他想,明天整理数据时,要在她画太阳图标的地方,悄悄画一个小小的、只有他们能看懂的符号。
夜色温柔,晚风里带着雨后泥土的清香。庆功宴的烟火渐渐散去,但有些东西,才刚刚开始生长。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