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的玻璃门被推开时,裹挟着晚风的凉意和街边烧烤摊的香气一同涌了进来。姜小龙已经抢占了靠窗的位置,正挥舞着手臂冲他们喊:“这边这边!我点了鸳鸯锅,辣锅加麻加辣,清汤锅给姗姗姐你多放了枸杞!”
袁姗姗刚走到桌边,就被扑面而来的暖意裹住——店里的暖气开得很足,墙上挂着的红灯笼晃悠悠的,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泛着红。她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那件深蓝色连衣裙,领口的银线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还是小龙细心。”她笑着坐下,指尖碰到桌角的玻璃杯,冰凉的触感刚好压下脸颊的热意。窗外的天色已经暗透,路灯次第亮起,像串起的珍珠,沿着街道一直铺向远处。
林栋把装着获奖证书的文件夹放在桌角,挨着袁姗姗的外套。“刚在楼下碰到张教授,他说明天学校会把项目资金打过来,让咱们下周去签合同。”他拉开椅子坐下时,衣摆蹭过袁姗姗的椅背,带起一阵极淡的雪松味——那是他今天特意换的洗衣液,早上出门时犹豫了三分钟才拧开瓶盖。
“真的?”姜小龙正拿着菜单猛划,闻言猛地抬头,笔尖在“雪花肥牛”上戳出个小洞,“那是不是能买新的示波器了?咱们那台老古董,测高频信号时总跳屏。”
“先买传感器校准仪。”林栋敲了敲他的手背,“你的示波器能凑合用,校准数据不准,做再多测试都是白费。”他说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袁姗姗的领口,银线绣成的纹样在暖光里若隐若现,像她总爱在实验记录末尾画的小符号。
“都买!”袁姗姗接过菜单,在“手擀面”那栏打了个勾,“资金下来先更新核心设备,剩下的留着做后续测试。对了,李教授说下周要带他的博士生来咱们实验室交流,得把数据报告再整理一遍,别到时候出岔子。”
“放心吧,”林栋往她面前的小碟里倒了些醋,“我今晚回去就把原始数据按他的要求格式重导一遍,保证比教科书还规范。”他记得袁姗姗吃火锅时总爱往麻酱里加两勺醋,说这样解腻。
服务员端着锅底过来时,姜小龙已经把肥牛、毛肚、虾滑摆了满满一桌。辣锅沸腾时,红油翻涌着溅起细小的油花,麻香混着牛油的气息瞬间填满了整个角落;清汤锅里,枸杞和红枣在沸水里打着转,咕嘟咕嘟的声响里,袁姗姗忽然笑出声:“咱们现在这样,倒像刚做完实验聚餐的样子。”
“本来就是实验成功的庆功宴!”姜小龙夹起一片毛肚在辣锅里七上八下,“这毛肚就得烫15秒,跟咱们调试传感器似的,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他把烫好的毛肚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补充,“不过实验可没这么香。”
林栋正往清汤锅里下虾滑,闻言抬头笑了:“等下周李教授的博士生来了,让他们尝尝你的‘实验级毛肚’,顺便请教下抗干扰算法。”他舀了勺清汤,撇去浮沫后倒进袁姗姗的碗里,“先喝点汤暖暖胃,等下再吃辣的。”
袁姗姗捧着温热的汤碗,指尖在碗沿画着圈。灯光透过水汽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他低头专注地用勺子把虾滑舀成均匀的小块,侧脸的轮廓在暖光里显得格外柔和。她忽然想起三个月前,他趴在实验室的操作台上改代码,凌晨三点时,她也是这样给他泡了杯热牛奶,当时他抬头的瞬间,台灯的光在他睫毛上投下的阴影,和此刻竟有几分重合。
“想什么呢?”林栋把煮好的虾滑夹进她碗里,“再不吃就老了,跟传感器的响应速度似的,得掐着时间。”
“没什么,”她夹起虾滑吹了吹,“在想李教授的博士生会不会很难对付,听说他带的学生都特别严格。”
“严格才好,”林栋往辣锅里下了片肥牛,“能挑出咱们算法里的漏洞,总比以后量产了出问题强。”他顿了顿,看向袁姗姗,“你整理的实验记录那么细致,到时候让他们好好学学,尤其是那个温度补偿曲线,我觉得能给他们点启发。”
姜小龙在旁边猛点头,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姗姗姐的记录册,我上次偷看了一眼,比教科书还工整!每个数据点旁边都画着小图标,高温时画太阳,低温时画雪花,比栋哥你那堆代码好看一百倍!”
袁姗姗的脸颊微微发烫,正要反驳,林栋却先开了口:“那是她用心。”他夹起一块煮得刚好的豆腐放进她碗里,“就像这豆腐,得小火慢煮才入味,急不得。”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雨滴敲在玻璃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痕。街对面的烧烤摊还亮着暖黄的灯,烟火气混着雨丝飘进来,和店里的火锅香缠在一起。袁姗姗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忽然发现林栋的影子就在旁边,肩膀几乎要碰到一起。
“对了,”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早上整理资料时发现的,上次去潘家园买的那个磁环样品,你说参数不错的那个,给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