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得极有分寸:不提“提拔”只说“项目历练”,不提“个人关照”只说“班子建设”,既守住了“不越级干预”的规矩,又清晰传递了诉求。
程志远听出了苏父的意思,语气里多了几分坦诚:“苏主任,您放心。省里正筹备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国务院刚批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十二五’要建成4亿亩,阳山作为反腐后的重建县,本就在重点考虑范围内。要是李泽岚和赵东来能把加工集中区的补偿纠纷理顺,下个月省农业厅的调研组去考察时,再把‘班子协作推进产业’的思路讲清楚,这个试点名额大概率会给他们。”
“这对李泽岚也是历练。”程志远继续说道,“项目涉及资金协调、部门联动,得跟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能让他慢慢学会‘迂回’和‘协作’,补上‘油滑’的短板。赵东来经验丰富,也能在旁边提点他,比他自己摸索强。”
这话已是明确的“机会预告”:没有承诺,却基于“班子建设+政策导向”给出了路径,既公平又给了苏父定心丸。
苏父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语气也轻松了些:“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这孩子性子倔,认定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你要是见到赵东来,帮我提点一句,别让他因为‘不懂绕’再吃亏。”
“您放心,我会留意的。”程志远笑着说,“对了,部委要是有高标准农田的补贴细则,还请多想着点阳山——他们俩想干实事,咱们得给政策架子,让李泽岚的‘冲劲’用在刀刃上。”
“这是应该的。”苏父应道,“我让政策研究室的同志跟广东发改委对接,把阳山的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争取下个月把补贴细则定下来,给他们添点底气。”
两人又聊了几句部委与地方的政策衔接,没再提李泽岚——点到为止,再聊便落了俗套。挂了电话,苏父站在露台吹了会儿风,才转身走回办公楼。路过办公室时,他叮嘱秘书:“明天把粤北高标准农田的补贴材料整理出来,优先对接广东发改委,重点提阳山,标注清楚是‘支持反腐后县域农业转型’。”
秘书愣了愣,随即点头:“好的,苏主任。”体制内的默契,往往就藏在这些“标注”里。
与此同时,阳山县委办公楼的县长办公室还亮着灯。李泽岚刚看完财政局长送来的加工集中区补偿款专项审批方案,手机突然震动——是赵东来发来的消息:“刚跟省农业厅通了电话,下个月他们来考察高标准农田,要求咱们一起做专题汇报。明天上午九点我去你办公室,咱们碰框架,顺便聊补偿纠纷——你熟悉农户情况,多说说想法,契合‘双到’扶贫的要求。”
李泽岚看着消息,指尖顿了顿——他没想到新书记会主动来他办公室,还特意让他“多说说想法”。之前总觉得赵东来是“外来领导”不懂实际,现在才明白,书记要的不是“独断”而是“协作”。
他回复:“好,我提前整理农户访谈记录和产业数据。补偿纠纷方面,农户主要怕‘失地没收入’,或许能结合加工集中区岗位搞‘补偿+就业’,契合‘造血式’扶贫的思路,您看可行?”
没有了之前的“直接催办”,多了几分“主动请教”——李泽岚隐约懂了,苏父说的“油滑”,或许就是这种“给搭档留余地”的协作。挂了电话,他在《阳山县2013年农业发展规划》上画圈,加了行字:“与赵书记对接,同步推进补偿与就业方案”——字迹比之前多了柔和,少了锐利。
他不知道苏父刚打过电话,也不知道调研背后藏着“历练机会”。他只清楚,扳倒陈卫国不是终点,借着2013年农业政策的东风,跟赵东来一起抓好高标准农田、落实“双到”扶贫,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县长的本分,也是他要补的“课”。
窗外夜色更浓,月光下的农田里,高标准农田的雏形已现。李泽岚拿起手机给苏晴打视频,听着妻子说“爸让你多跟赵书记配合”,他笑着应下。挂了电话,他重新核对补偿数据,灯光下的身影专注而坚定——他知道,守住为民初心,学会协作成长,就不会辜负这片土地的期待。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