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田埂上的露水,沾湿了李泽岚的裤脚。他没让司机把车开进校园,而是停在七拱镇政府门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攥着本磨了边角的笔记本——封面写着“阳山农户诉求台账”,里面密密麻麻记着近半个月走访的细节:李家庄李大爷家两亩西洋菜,想要加工集中区门卫岗;王婶家孩子在清远读农校,盼着毕业后能进合作社当技术员;老张家的养鸡棚离施工区不到五十米,搬迁要额外补两千元运费,还担心新棚选址离水源远。
“县长,您咋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让食堂蒸两笼肉包。”镇党委书记老林匆匆跑出来,深蓝色的衬衫领口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高标准农田的工地上回来。他手里还攥着个测土仪,仪器上的显示屏还亮着,停留在“土壤湿度28%”的数值上。
“不用麻烦,咱们先去李家庄,顺路在村口张记米粉店吃碗粉就行。”李泽岚把笔记本往老林手里一递,指尖点了点其中一页,“这几户的诉求你再核对一遍,尤其是老张家的搬迁费,财政那边已经批了专项补贴,今天务必把‘补偿+就业’的协议范本跟每户都确认好,下周省农业厅来调研,不能让农户觉得咱们‘光说不练’。”
老林翻开笔记本,看见每一条诉求后面都画着红勾或蓝叉:红勾是已经落实的,比如李大爷的岗位、王婶孩子的实习名额;蓝叉是还没解决的,只有老张家的搬迁选址。让他心里一暖的是,笔记本空白处还写着备注:“李大爷有高血压,门卫岗尽量安排白班”“王婶家经济困难,合作社实习工资可提前预支一个月”——李县长看着性子刚硬,却把农户的小事都刻在了心上。
两人刚走到村口,就看见一辆黑色轿车停在米粉店门口,车窗降下,露出赵东来的脸。他穿着件浅灰色的夹克,手里拿着个文件夹,笑着朝他们挥手:“我猜你会来这儿,特意绕了段路,正好一起吃碗粉,聊聊调研汇报的事。”
李泽岚愣了愣——他以为赵东来会在县委办公室等着开协调会,毕竟新书记刚到任不到一个月,按常理该先把机关内部的流程理顺。可赵东来倒好,比他这个“老阳山”还先摸到了基层的落脚点。
三人走进米粉店,老板张叔笑着迎上来,手里的围裙还在滴着水:“李县长、赵书记,还是老样子?加蛋加肉,多放辣椒?”他一边说,一边往灶台走去,铁锅烧得通红,倒上一勺菜籽油,滋啦一声响,葱花的香味瞬间飘满小店。
“对,三碗加蛋加肉的,再额外来一碟酸豆角。”赵东来熟稔地回应,转头对李泽岚说,“我昨天去了江英镇的高标准农田,试种的西洋菜长得比预期好,省农科院的专家测了产,亩均增产两成三,比去年同期高了五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得写进汇报材料,最好让农户拍个短视频,调研的时候现场播放,比咱们念PPT管用。”
李泽岚从包里掏出一叠产业数据报表,指尖在其中一张上划过:“阳山鸡的出栏量也上来了,上个月卖了五千两百多只,比陈卫国在任时翻了一倍。我跟七拱镇合作社的老周聊了,他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销路,要是能对接珠三角的超市,今年还能再扩养两千只,带动十户农户加入。”
“这个思路可行。”赵东来把文件夹推到李泽岚面前,里面是他连夜改的汇报框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我把汇报分成三块:第一块讲高标准农田的增产实效,用数据说话,附上测产报告和农户签字的确认表;第二块讲阳山鸡的品牌建设,突出地理标志的作用,把包装设计的初稿也带上,让专家提提意见;第三块讲班子协作,重点说咱们怎么解决补偿纠纷的——从最开始的‘思路分歧’到后来的‘分工配合’,既显实绩,又显默契,让省里知道阳山的班子是能干事的。”
李泽岚低头看着框架,发现赵东来把“班子协作”放在了最后,却用了最多的篇幅:里面详细记着两人第一次开会时的分歧——他想先跑农户家听诉求,赵东来想先开专题会定政策;记着两人一起修改补偿方案时,把“一次性补偿”改成了“补偿+就业+入股”的组合模式;还记着分工细节——他负责对接农户确认诉求,赵东来负责协调财政、农业部门落实政策。
“书记,您这框架想得太细了。”李泽岚心里一热,之前总觉得赵东来是“从珠三角来的领导”,不懂阳山的实际情况,现在才明白,新书记不是要“抢功”,而是在帮他补“协作”的短板,把他的“接地气”和自己的“统筹力”拧成一股绳。
米粉端上来,热气腾腾的,上面卧着个金黄的荷包蛋,浇着红红的辣椒油。三人边吃边聊,赵东来突然放下筷子,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老周的合作社缺个技术员,我跟省农科院的老同学打了招呼,他们下个月会派个专家过来,驻点三个月,不仅帮着解决养殖问题,还能给农户做技术培训。另外,加工集中区的建设资金,我跟省发改委申请了专项补贴,大概能批下来两百万,够支付前期的设备采购费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