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他跟张红梅聊起自己的担忧。张红梅叹了口气:“泽岚,你看得很透彻。房地产泡沫、土地财政,这些问题高层也意识到了,但解决起来很难。地方财政依赖土地,开发商、银行都绑在一条船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你要相信,国家不会坐视泡沫破裂,正在慢慢调整,比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控炒房、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可调整需要时间,泡沫却在越吹越大。”李泽岚眉头紧锁,“我在青石乡时,老乡们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太实在了。要是连住的地方都买不起,老百姓怎么安心生活、安心生产?”
张红梅拍了拍他的肩:“所以更需要你们年轻人多思考、多做事。你在农业领域做的事,比如推动补贴政策、保护耕地、促进农民增收,都是在为经济平衡打基础。农业是‘压舱石’,只要农业稳住了,即使房地产有波动,国家经济也不会垮。”
张红梅的话,像一盏灯,照亮了李泽岚的思绪。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无法直接解决房地产泡沫问题,但可以通过做好本职工作,筑牢农业这个“根基”——让农民种粮有收益,让耕地得到保护,让农村有活力,这样即使未来经济出现波动,三农也能像过去四次危机那样,发挥“缓冲阀”作用,守住国家稳定的底线。
那天晚上回家,李泽岚把自己的思考和张红梅的话讲给苏晴听。苏晴握着他的手,笑着说:“别太焦虑了,你已经在做自己能做的事了。咱们把小家过好,你在农业部把农业政策做好,就是在为国家出力。”
李泽岚点点头,心里的焦虑渐渐转化为动力。他走到书架前,拿起苏振邦的老笔记,在扉页写下:“安居方能乐业,农稳方能国稳。以初心守农本,以实干破困局。”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笔记上,也洒在他坚定的脸上。他知道,房地产泡沫的隐忧不会消失,但只要自己守住“为农服务”的初心,踏踏实实地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就是在为国家经济的平衡与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份力量,虽然微小,却像麦田里的一株麦秆,汇聚起来,就能撑起国家粮食安全的“天”,也能在风雨来临时,成为最坚实的“挡箭牌”。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