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县,春节的年味还没散尽,县委大院里就传来了一个让干部们振奋的消息——市委决定组织“农业产业化赴美考察团”,前往美国学习现代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运营经验,重点考察全球马铃薯产业巨头辛普劳公司,全县仅有2个参与名额,一个分配给农业系统干部,一个留给配套的技术或产业骨干。
消息传到青石乡时,李泽岚正在种薯库检查温控设备。赵书记拿着县委办公室的通知,一路小跑找到他:“泽岚!好机会!市里组织去美国考察,专门看马铃薯产业,还能去辛普劳公司,咱们县有两个名额,你得争取一下!”
李泽岚接过通知,目光落在“重点考察辛普劳公司马铃薯全产业链运营”这句话上,心脏忍不住加速跳动。他早就听说过辛普劳——这家公司从小小的马铃薯种植园起步,发展成覆盖种薯繁育、精深加工、全球销售的产业巨头,尤其是在脱毒种薯培育和马铃薯制品标准化生产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青石乡现在正推进深加工园区建设,要是能实地看看辛普劳的生产线、听听他们的产业布局,说不定能给青石乡的马铃薯产业找到新方向。
“赵书记,我想试试。”李泽岚把通知折好放进兜里,语气坚定,“但咱们县农业系统的老领导不少,还有搞了一辈子马铃薯研究的专家,我怕竞争不过。”
“怕什么!你有底气!”赵书记拍着他的胳膊,“青石乡的马铃薯产业是全县的样板,你从种薯危机到建乡企、搞招商,全链条都干过,比光搞理论的专家更接地气;再说,你年轻,学习能力强,去了能把真东西学回来。我这就给谷书记打电话,帮你推荐!”
当天下午,赵书记就带着李泽岚去了县委。谷书记正在办公室看农业报表,听两人说明来意,笑着放下钢笔:“泽岚,你想去,我很支持。这次考察不是‘福利’,是去学真本事,要能把辛普劳的经验转化成咱们县的产业实践,才不算白去。不过人选得走程序,县委要开班子会讨论,还要征求市农业局的意见,你得先准备一份申请材料,把你去考察的目的、想学习的重点写清楚。”
李泽岚连夜写好了申请材料。他没写空话套话,而是结合青石乡的实际需求,列出了三个重点学习方向:一是辛普劳的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尤其是病毒检测和组培苗标准化培育流程,想用来优化青石乡组培中心的技术体系;二是辛普劳的农产品深加工模式,重点看他们如何把马铃薯加工成速冻薯条、薯片等产品,以及如何控制成本、保证品质,为青石乡的深加工园区提供借鉴;三是辛普劳的品牌运营和市场渠道建设,学习他们如何打造全球品牌、如何对接商超和餐饮企业,帮助“青石马铃薯”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材料交上去的第三天,县委班子会就讨论了考察人选。会上,谷书记率先发言:“李泽岚同志的申请材料,我看了三遍,每一条学习重点都紧扣咱们县的产业需求,不是为了‘出国镀金’,是真想去学东西。青石乡的产业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他这种‘问题导向’的实干劲,让他去,我放心。”
其他县委常委也纷纷附和:“李泽岚懂产业、接地气,去了能跟辛普劳的人聊到点子上,比派纯行政干部去强;”“他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在青石乡,再推广到全县,考察效果能最大化。”
最终,县委一致同意推荐李泽岚作为宜都县农业系统干部代表,参加赴美考察团。另一个名额则给了县农委的老专家张工——他从事马铃薯研究30年,熟悉种薯育种技术,能和李泽岚形成“实践+理论”的互补。
消息传到青石乡,老乡们都替李泽岚高兴。王大爷拎着一篮子刚蒸好的土豆,送到乡党委:“李乡长,你去美国学本事,可得把人家种土豆、做土豆的好法子学回来,咱们青石乡的土豆也能卖向全世界!”
李泽岚接过土豆,笑着点头:“王大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就在李泽岚忙着准备签证材料时,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此次考察团的跟队记者,正是苏晴。原来,苏晴所在的新华社分社接到了市委的邀请,需要派一名熟悉农业领域、有基层采访经验的记者,随行记录考察过程,宣传报道美国现代农业经验,分社领导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苏晴——她不仅报道过青石乡的马铃薯产业,还跟李泽岚、陈教授等基层干部、专家打过多次交道,对农业产业有深入理解。
苏晴接到通知时,正在北京整理青石乡的产业报道。她看到“赴美考察辛普劳公司”的行程,立刻给李泽岚发了短信:“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是这次考察团的跟队记者,咱们又能一起‘并肩作战’了!到了美国,你负责学技术,我负责记录,咱们把辛普劳的经验好好挖一挖,既能帮青石乡,也能给其他乡镇提供借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