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一页,自此翻过。
人间的皇权更迭、科技鼎新,终究化作了故纸堆上的寥寥数行。
滚滚红尘于白山之巅的求道者而言,不过是云烟过眼。
修行不知年,红尘岁月迁。
安竹山庄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转瞬之间,又是六十载春秋寒暑,一个甲子悄然而逝。
时至,建炎一百三十年。
......
这六十年间,大周王朝的盛世画卷,铺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自建炎四十八年,岳飞卸任首辅之职,飘然离京。
其后,辅政院三易其主。
接替岳飞的陆游,字务观。
其人执掌内阁二十载,将大周的目光自中原投向了更广阔的西陲与北漠。
《平蕃策》定,吐蕃纳入版图;羊毛贸易兴,草原尽归掌控。
陆游之后,继任者皆是自格物监或新式学堂中历练而出的实干之臣。
他们不再空谈经义,而是将格物致知奉为国策。
六十年光阴,足以让一代人老去,亦足以让一个崭新的时代彻底稳固。
格物监的蒸汽机,历经了数代更迭,已经发展到当前的巅峰。
轰鸣的钢铁巨兽,牵引着长长的列车,奔腾在贯穿大陆的铁轨之上。
自汴梁而出,东至青州港,西抵兴庆府,北达辽东新州,南入交趾。
昔日需数月方能行至的万里之遥,如今不过旦夕可至。
而随着望舒船队带回的橡胶在南洋诸岛被广泛种植。
受限于原料获取,而制约蒸汽机发展的难题终被攻克。
更高压、更强劲的新一代蒸汽核心被安置在钢铁铸就的巨舰之上。
建炎一百年,至此百年国庆之际。
第一批新一代的巡洋铁甲舰自明州港下水。
风帆彻底退出了历史,巨轮转动,黑烟直冲云霄。
其炮火之猛烈,航速之迅捷,足以覆盖四海,威慑万邦。
格物学赫然取代了旧儒的经义,成了这煌煌盛世唯一的显学。
格物监的匠首们,在攻克了蒸汽机之后,亦未曾停歇。
他们翻阅着陈安当年在格物院留下的寥寥图册手记。
在那一页页看似天马行空的构想中,渐渐找寻到了未来的方向。
“......天地有风,其行有律。若能制一钢铁巨鸟,以蒸汽之力鼓荡双翼,或可直入青冥。”
“雷电亦可为人所用?若能以科学发电,未来广阔......”
而在科技鼎盛的支撑下,大周的版图亦随之不断开拓。
自启明船队证实天地浑圆后,那片被命名为金山州的新大陆,便成了无数冒险者与失地流民的向往之地。
辅政院因势利导,设金山都护府,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力、物力。
短短六十年,那片蛮荒的沃土上,就已经建起了十数座崭新的城池。
铁路与矿场,遍布其间。
大周通行商行的钢铁巨轮航行于全球航线,将新大陆的黄金、木材,南洋的香料、橡胶,草原的羊毛、牛马,尽数运回中原。
再将中原那足以淹没一切的丝绸、瓷器、铁器、乃至蒸汽机,倾销至四海八方。
汴梁这座历经了战火与革新的古老都城,已然成了这颗浑圆天地间,无可争议的中心。
盛世二字,早已不足以形容。
这是一个无比辉煌,亦是前所未有的...钢铁帝国。
......
山下红尘鼎沸,更迭不休。
山上岁月悠然,恍若亘古。
白山天池,长生门道场。
当林朝英自一场长达三年的闭关中醒来时,已是建炎一百三十年的深秋。
她依旧是当年那副青裙仗剑的少女模样,只是一双明亮的眸子里,多了几分历经甲子的沉静。
她的年岁已经不浅,可得益于年幼时便常伴陈安身边,被道蕴侵染,又不知吃了多少丹药。
纵然此般年纪,却也依旧容颜不改,如同少女。
六十年前,她奉三叔陈安之命,领巡世长老之职,下山游历。
她曾去安竹山庄,于桃山祭拜过父亲林冲、刘法经略、鲁智深禅师、岳郡王。
见证了那几座新坟,渐渐与桃山融为一体。
她也曾在人世间听过萨守坚天师开坛讲法,万雷朝宗。
她亦曾去过二仙山,看到罗真人于洞府中羽化。
亦见证了茅山、皂阁山那些曾与三叔陈安论道的第一代新法修士,在寿元耗尽后,一一坐化。
故人凋零,恍若昨日。
她乘着羽鹤,踏遍了这片重塑的山河。
自汴梁至金山州,自香料群岛至吐蕃高地。
亲自坐过喷吐黑烟的钢铁巨兽,同样也远观过劈波斩浪的巡洋铁甲舰。
她看着这凡俗世间,以一种她难以理解,却又无比震撼的方式,轰然向前。
“三叔......”
林朝英立于天池湖畔,遥望那座依旧被玄冰覆盖的木屋静室,眸光悠悠。
“这便是你想要的世道么?”
她轻声呢喃,却也知晓,无人能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