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工业集团就像一个刚刚启动的,巨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
无数的齿轮开始加速啮合,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但身处风暴中心的何维,却反而变得比以前更“清闲”了。
他将各个实验室的具体研发工作,完全下放给了许林如、白孟德、孙正平这些他亲自挑选出来的“方面大员”。
他充分地给予他们信任和资源,从不干涉他们的具体技术路线。
他要做的,只是像一个站在山顶的棋手,为他们指明大方向,并在最关键的节点上,给予点拨。
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那个庞大而寂静的“废品博物馆”。
每天,他都会花上几个小时,带着林秋宜,在那堆积如山的钢铁遗骸中穿行。
对他来说,这里不是坟场,而是最生动的教科书。
【启示】AI在他的视野中,将每一台残破的机器,都还原成了最初的三维模型,并且分析出它当年失败的所有原因。
他看到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那台因为“共振疲劳”而断裂的涡轮轴,也看到了法国斯奈克玛公司那台因为“燃油雾化不均”而烧毁的燃烧室
他像一个冷静的法医,解剖着一个个工业巨头的“尸体”,汲取着他们用数亿美元的失败换来的宝贵经验。
这些经验,比任何一本教科书上的理论,都更加珍贵。
林秋宜则拿着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录着何维的每一句“自言自语”。
“这个导流叶片的设计太蠢了,气流在这里会产生巨大的分离涡流,白白损失了至少百分之五的效率。”
“看这个轴承的安装方式,他们为了维修方便,牺牲了太多的结构刚性。难怪它的振动一直超标。”
一开始,林秋宜还只是把这些话当成何维随口的点评。
但很快,她就发现,何维的这些“点评”,组合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关于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纲要!
他不是在看废品。
他是在脑海中,推演着一场又一场虚拟的设计和试验。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眼前的燃气轮机,投向了那片更加广阔的,属于天空的领域。
这天下午,何维正带着林秋宜研究一台报废的苏联雷达的波导管。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陈博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仓库,他的脸上,带着无法抑制的狂喜。
“何何总工!成了!成了!”他激动得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成了!”
何维放下手里的波导管,平静地看着他:“什么成了?”
“新发动机!‘红旗动力II型’,我们的军用增压版!”陈博喘着粗气,用力地挥舞着手里的一份报告,“最后一项,十万公里不间”断耐久性路试,刚刚跑完了!所有数据,完美!完美得无可挑剔!”
“哦?”何维的眉毛一挑。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这意味着,他们为军方准备的第一批正式量产的产品,已经具备了交付的条件。
“我马上就让陆总去跟军代表联系!”陈博兴奋地说,“咱们得赶紧开个庆功会!这可是咱们集团成立以来,打赢的第一场大胜仗!”
何维却摆了摆手。
“庆功会不着急开。仗,才刚刚开始打。”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不过,第一封‘战报’,倒是可以发出去了。”
他转过身,对身后的林秋宜说道。
“林主任,以我们集团的名义,起草一份公函。寄给德国的道依茨公司总部。”
“什么?!”陈博和林秋宜都愣住了。
道依茨公司,那可是他们之前一直作为追赶和超越目标的,世界级的柴油机巨头!
“给他们发公函干什么?”陈博不解地问。
“很简单。”何维的嘴角,勾起一抹让人捉摸不透的弧度,“告诉他们,我们中国的红旗工业集团,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在最大功率、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上,全面超越他们最新一代产品的,高性能柴油机。”
“并且,”何维顿了顿,说出了那个更加疯狂的提议,“我们诚挚地,邀请他们的总工程师,和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带上他们最好的产品,来我们中国,进行一次公开的,友好的技术交流和性能对比测试。”
这番话,让陈博和林秋宜的大脑,瞬间宕机。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主动邀请世界巨头,来中国,跟我们进行公开的性能对决?
这已经不是自信了。
这简直是狂妄到了极点!
这无异于一个刚刚学了几天拳的乡下小子,直接向世界拳王,发出了挑战书!
“何何总工,”陈博的声音都在发颤,“这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万一万一我们输了呢?”
“输?”何维笑了,“你觉得,我们还有输的可能吗?”
他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绝对的自信。
“陈工,你要记住。我们从来就不是在追赶他们。从我们选择走自己的那条路开始,我们就已经在另一个维度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