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宋家的房子渐渐有了模样,生意也越发红火。但细心的楚瑶却发现,四弟宋卫民最近有些反常。
二嫂,你发现没有,卫民这几天老是魂不守舍的。晚饭后,楚瑶悄悄对林薇说。
林薇点点头:我也注意到了。昨天我让他去给杨师傅送茶叶蛋,他居然走错了路,绕了一大圈才回来。
两人相视一笑,都猜到了什么。楚瑶压低声音:该不会是有了心上人吧?
第二天,她们特意留意宋卫民的举动。果然,每当有年轻姑娘来买饼时,宋卫民就显得特别紧张,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有次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来买饼,宋卫民连钱都算错了,还是林薇及时纠正的。
大嫂,你天天和卫民在摊上,有没有发现什么?林薇趁宋卫民去搬面粉时,悄悄问李红梅。
李红梅抿嘴一笑,压低声音:你们可算发现了。卫民啊,是看上砖厂新来的会计小姑娘了。
真的?楚瑶眼睛一亮,快说说,怎么回事?
李红梅一边揉面一边说:那姑娘叫周晓芸,是城里来的知青,现在在砖厂当会计。前几天来咱们摊上买饼,卫民给人家的饼特意多加了馅,被我发现后脸红得跟什么似的。
正说着,宋卫民搬着面粉回来了。李红梅赶紧打住话头,朝他眨眨眼:卫民,今天晓芸姑娘还没来买饼呢。
宋卫民的脸地就红了,结结巴巴地说:大嫂,你...你胡说什么呢...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大姐,要两个茶叶蛋,一个菜饼。
来的正是周晓芸。她约莫十八九岁,扎着两个小辫,穿着洗得发白的劳动布上衣,眼睛又大又亮,透着城里姑娘的灵气。
宋卫民顿时手足无措,差点把面粉袋掉地上。林薇赶紧接过去,笑着对周晓芸说:晓芸姑娘今天下班挺早啊。
周晓芸甜甜一笑:今天账做得快。薇姐,你们这饼越来越好吃了,我们办公室的同事都夸呢。
楚瑶碰碰宋卫民的胳膊:卫民,还不快给晓芸姑娘拿饼。
宋卫民这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去拿饼。因为太紧张,差点把饼掉地上,幸好周晓芸手快接住了。
谢...谢谢。宋卫民红着脸说。
周晓芸看着他腼腆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该谢谢你才对。给你钱。
她递过毛票时,手指不经意间碰到了宋卫民的手。宋卫民像被烫到似的猛地缩回手,钱掉在了地上。
对...对不起。宋卫民慌忙蹲下去捡钱,额头差点撞到摊位上。
周晓芸一声笑出来:你这个人真有意思。
等她走后,宋卫民还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李红梅打趣道:别看了,人都走远了。
宋卫民这才回过神,整张脸都红透了。
晚上收摊后,一家人围坐吃饭时,楚瑶故意问:卫民,今天晓芸姑娘又来买饼了?
宋卫民差点被饭噎着,支支吾吾地说:啊...嗯...
赵金凤也来了兴趣:晓芸姑娘?是不是那个城里来的知青?我听说她爹是县里的干部呢。
宋老实敲敲烟袋:干部家的闺女?那咱们可高攀不起。
宋卫民低着头,眼神黯淡下来。
林薇看在眼里,柔声说:爹,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不讲这些。重要的是两个孩子互相喜欢。
第二天,周晓芸又来买饼时,林薇特意多和她聊了几句:晓芸姑娘在砖厂还习惯吗?
挺好的,周晓芸笑着说,就是食堂的饭不如薇姐你们做的好吃。
那以后常来,楚瑶接话道,让卫民给你留最好的饼。
宋卫民在一旁紧张得直搓手。周晓芸看了他一眼,忽然说:卫民哥,听说你高中毕业?
宋卫民愣了一下,忙点头:嗯,去年刚毕业。
真厉害,周晓芸眼睛亮亮的,我也爱看书,可惜带来的书都看完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宋卫民特意起了个大早,骑车去县里的新华书店,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了本《青春之歌》。
当他把书递给周晓芸时,姑娘惊喜得眼睛都亮了:你怎么知道我想看这本书?
宋卫民红着脸:我...我猜的。
从那以后,两人渐渐熟络起来。周晓芸经常来摊上买饼,有时还会和宋卫民聊上几句。宋卫民也不再那么紧张了,虽然见到周晓芸时还是会脸红,但至少不会手忙脚乱。
宋卫民和周晓芸的爱情故事,在砖厂的小吃摊前悄悄绽放。几个关键的事件,让两人的心越走越近。
那是一个忙碌的中午,宋卫民注意到周晓芸来买饼时,眼睛红肿,神色疲惫。他鼓起勇气多问了一句:晓芸,你没事吧?脸色不太好。
周晓芸勉强笑笑:没事,就是昨晚算账到很晚。
第二天,宋卫民特意起了个大早,熬了一锅红枣枸杞粥,用保温桶装着送到砖厂会计室。周晓芸惊讶地看着他:这是...
我娘说这个补气血,宋卫民红着脸,你工作太辛苦,要注意身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鎏金岁月:妯娌大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