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宋家院子里堆满了从王老栓那里收来的新鲜蔬菜。宋卫东和宋卫国正忙着将蔬菜装车,准备运往城里。自从宋卫东开始脚踏实地干活后,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了许多。
二哥,今天这黄瓜真水灵,肯定好卖。宋卫东擦着汗说,手脚麻利地整理着菜筐。
宋卫国点点头,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是啊,最近生意越来越好了。卫东,你最近表现不错,继续保持。
这时,楚瑶(李红梅)扶着腰走出来,看着忙碌的场面,若有所思地说:卫东,咱们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建房子也要重启,光靠自家人手实在忙不过来了。
宋卫东直起腰,叹了口气:是啊,王大爷帮咱们收菜已经省了不少事,可还是忙得脚不沾地。建房子那边,爹和大哥也累得够呛。
楚瑶眼睛一亮:我倒是想起个人来。我娘家弟弟,叫李建军,今年二十了,人特别踏实肯干。要不请他来帮帮忙?
宋卫东有些犹豫:这...合适吗?你娘家那边...
没事,楚瑶笑着说,我爹妈早就念叨着想让他出来见见世面。再说,咱们按天给工钱,不白使唤人。
站在一旁的林薇听了,也点头赞同:这个主意好。建军那孩子我记得,确实老实肯干。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第二天,楚瑶就托人捎信回娘家。没过两天,一个身材结实、面相憨厚的小伙子就背着铺盖来了宋家。
姐,姐夫。李建军有些腼腆地打招呼。
宋卫东拍拍他的肩膀:建军啊,以后就麻烦你帮忙了。主要就是跟着我卖菜,有时候也帮着建房工地搭把手。
李建军憨厚地笑笑:俺有力气,干啥都行。
有了李建军的加入,卖菜的担子轻了不少。宋卫东主要负责吆喝和算账,李建军和宋卫国负责搬运和装车。三人配合默契,生意越发红火。
与此同时,建房工程也重新启动了。宋老实和宋建国负责主要的建房工作,赵金凤和楚瑶负责给工人们做饭。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爹,今天又没人来吗?宋建国看着空荡荡的工地,焦急地问。
宋老实蹲在墙角,闷头抽着旱烟,眉头紧锁:请了好几个帮工的,都说有事来不了。真是怪了...
赵金凤端着茶水过来,也是一脸愁容:我昨天特意去请了王老五,他可是咱们村最好的泥瓦匠,居然也说没空。这可咋办啊?
这时,王老栓送菜过来,见状欲言又止。宋卫东看出端倪,拉住他问:王大爷,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王老栓四下张望,压低声音:卫东啊,不是我不帮忙,实在是...村里都在传,说在你家干活不吉利。
不吉利?为什么?宋卫东不解。
还不是因为...王老栓瞥了一眼正在院里晒太阳的林薇,声音更低了,都说秀兰小产是晦气,在你家干活会沾染晦气,对自家不好。
宋卫东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
王老栓摇摇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再说了,张桂英那张嘴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到处说秀兰这是报应,谁帮忙谁倒霉。
真相大白,宋家人又气又无奈。赵金凤气得直跺脚:这个张桂英,真是搅屎棍!见不得别人好!
林薇想了想,说:要不,我去找我哥有亮来帮忙?他是民兵连长,在村里有威信,他要是来帮忙,说不定能带动一些人。
宋卫国却摇头:不行,大哥已经很帮咱们了,不能老是麻烦他。我倒是有个主意...
他接着说:村支书李叔的母亲前阵子生病,是薇薇上山采药帮治好的。咱们去请李叔帮帮忙,说不定他能说上话。
第二天,宋老实和宋卫东特意提着一篮子鸡蛋去找村支书。
村支书李为民听了他们的来意,叹了口气:老宋啊,不是我说你,这事确实难办。村民们信这个,我也不能强逼着人家来干活啊。
宋卫东急忙说:李叔,我们知道难办。只是...只是我二嫂采药救了您老母亲,咱们也算是积德的人家,怎么就不吉利了呢?
李为民沉吟片刻,一拍大腿:这样吧,明天我带头去你们家工地帮忙。我再找几个干部一起去,就当是支持村民发展生产。有人带头,说不定就能打破这个局面。
果然,第二天村支书真的带着两个村干部来了宋家工地。这一招果然有效,一些原本观望的村民也开始动摇。
但人手还是不够。这时,林薇想起一个人——王素芬的大儿子王刘建军。,也在家闲着。
素芬姐,能不能让建军。来帮帮忙?我们按天给工钱,绝不亏待他。林薇找到王素芬商量。
王素芬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建军。正愁没事干呢。你们家人实在,我放心。
就这样,工地总算有了几个帮手。宋家人深知要留住这些人不容易,于是在伙食上下足了功夫。
每天中午,赵金凤和楚瑶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这天中午,工地上飘来阵阵肉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鎏金岁月:妯娌大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