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和大伯在卖菜大娘旁边的空地上落了脚,刚把担子放下,就赶紧弯腰把竹筐里的竹笋和竹荪往外摆。竹笋得一根根理顺,带着泥的根部朝里,嫩白的笋尖朝外,看着就新鲜;竹荪则要小心地铺在干净的粗布上,生怕碰坏了那网状的菌裙。两人忙活得额头冒了薄汗,才把摊子拾掇利落。
“竹笋三文一斤,刚从山里挖的,新鲜得能掐出水来!”爹清了清嗓子,朝着来往的路人吆喝了一声。
旁边卖菜大娘笑着搭话:“这笋看着真新鲜水灵。”
姜华回了句“嫂子眼光真好,等下带两根竹笋回家炒肉吃。”
刚说完,就有个挎着菜篮的大娘凑过来,伸手捏了捏笋尖:“真是挺新鲜,给我来2根斤,中午炒肉吃。”姜老实立刻拿起木秤,麻利地称好递过去,收了六文钱,算是开张了,脸上的笑更实在了。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买竹笋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妇人买回去炖汤,有大娘买去炒肉,姜华和大伯一人称秤一人收钱,忙得脚不沾地。
偶尔有人嫌贵,姜华就笑着说:“大娘您看这笋,一点老根没有,煮着易烂,三文钱真不贵。”大多时候对方听了也就买了,一筐竹笋很快就卖了大半,只剩底下几根小的。
可一旁的竹荪却冷清得很。不少人路过时会停下脚步,好奇地戳戳那雪白带网的菌子,问一句“这是啥玩意儿?能吃吗?”
姜月妍赶紧解释:“这是竹荪,长在竹林里的菌子,炖汤最鲜了!”
可大伙儿一听“从没见过”,都摇着头走开了,有的还小声嘀咕“没吃过的东西不敢买”。
姜月妍蹲在摊子旁,看着鲜灵的竹荪没人问,心里急得发慌,忍不住帮着吆喝两句,可也没人搭理,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路人。
旁边卖菜大娘看了也替他们着急:“这菌子看着怪稀罕,就是镇上人没见过,怕是难卖。”
大伯叹着气,就见一个穿着青布衣裳、头上戴着支银钗的婆子走了过来。她目光扫过摊子,落到竹荪上时眼睛猛地一亮,快步走上前:“哎哟,这可是竹荪?怎么卖的”
姜华没想到有人认识这东西,又惊又喜,一时竟有些结巴:“五、五十文一斤,您、您看行吗?”
他其实没底,这价是昨晚和家里人商量着报的,怕太高没人要,又怕太低亏了。
那婆子却半点不犹豫,她是王员外家的采买,专挑稀罕食材,挥挥手说:“全要了,赶紧称称多重!”
大伯赶紧拿起秤,小心翼翼地把竹荪往秤盘里放,生怕压坏了。“正好十斤!”大伯报出重量,姜华心里算了算,十斤就是五百文,手都有点抖着接过婆子递来的铜钱,沉甸甸的一串,攥在手里格外踏实。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太阳渐渐爬到头顶,剩下的几根竹笋也被一个做饭的厨娘买走了 早晨抓的兔子一直装在背篓里准备带回家给家人补身体。
两人把摊子收拾干净,坐在路边的石阶上算账。爹掏出钱袋,把卖竹笋的钱倒出来数了数:“竹笋总共三十五斤,三文一斤,正好一百零五文。”把卖竹荪的五百文也放进去,加起来一共六百零五文。
“六百零五文!”姜月妍凑过去盯着爹数了一遍,兴奋得眼睛发亮。和爹对视一眼,笑得合不拢嘴,赶了那么久的路、刚才摆摊时的焦急,此刻全被这实打实的铜板冲散了,心情是相当愉悦。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