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3点,北京国贸附近的“云栖咖啡馆”里,落地窗外的银杏叶泛着金黄。
刘一菲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轻轻划过咖啡杯沿,面前摊着两本剧本,一本是古装仙侠剧《仙缘录》,邀请她饰演“清冷仙女”角色,与她此前的“王语嫣”“小龙女”形象高度重合;
另一本是现代都市剧《职场佳人》,角色设定单薄,剧情充斥狗血爱情线,显然不符合她的转型需求。
“菲姐,这两本是最近接触到的最好的资源了。”经纪人张姐叹了口气,“《仙缘录》的制作班底不错,但角色太重复,再演下去容易被定型;《职场佳人》虽然是现代剧,但编剧团队口碑差,拍出来大概率会扑街。咱们之前想争取的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最终还是选了海清,主要是咱们没有合适的‘差异化作品’做背书,很难说服导演冒险用你。”
刘一菲的眉头微微蹙起——自2006年《神雕侠侣》爆红后,她接到的角色始终跳不出“仙气飘飘”的框架,尝试转型的几部电影要么票房惨淡,要么口碑滑坡。她知道,若再不能拿到有深度的角色,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很快就会被新生代艺人取代。
就在这时,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高浪穿着深灰色风衣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看到刘一菲的瞬间,他嘴角扬起熟悉的弧度:“抱歉来晚了,刚才IP开发部的周婷总监临时汇报《霓裳记》的剧本调整,耽误了几分钟。”
刘一菲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自2005年合作第一部电影后,高浪总能在她事业瓶颈时给出精准建议,上次《归途》的主旋律资源,若不是高浪推荐,她也不会获得官方认可的机会。
“高总,你来得正好,我们正为剧本的事发愁。”张姐站起身,主动让出旁边的座位,“菲姐想转型,但合适的资源太少,要么角色重复,要么班底不行,你这边要是有合适的项目,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高浪坐下,将黑色文件夹推到刘一菲面前:“打开看看,这是我们浪潮传媒IP储备库里的A级项目——《霓裳记》,古装女性成长题材,讲的是唐代绣娘沈清辞,从民间绣坊学徒成长为宫廷首席绣官,在宫廷斗争中坚守初心,最终将传统刺绣技艺发扬光大的故事。”
刘一菲翻开文件夹,首先看到的是角色人物小传:“沈清辞”并非传统古装剧里的“傻白甜”或“大女主”,而是有“细腻敏感的匠人精神”“不卑不亢的处事态度”,剧中大量戏份聚焦“刺绣技艺的呈现”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智慧”,甚至有一段“为保护绣谱与权臣博弈”的高光戏份,完全跳出了她以往的角色框架。
“这个角色……”刘一菲的眼睛亮了,指尖停在“绣娘入宫”的剧情梗概上,“很有深度,既需要展现女性的柔美,又要演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还有‘匠人精神’的细节刻画,比我之前接的角色丰满太多了。”
“这正是为你量身定制的。”高浪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霓裳记》的导演我们初步定了李少红,她看了你的《金粉世家》后,一直说你有‘古典韵味里藏着倔强’的气质,很适合沈清辞;
编剧是之前写《甄嬛传》的王小平老师,剧本打磨了两年,光唐代刺绣的考据资料就有三大本,质量绝对有保障。”
张姐立刻追问:“高总,那这个项目的合作条件是什么?我们这边可以接受常规的片酬分成,要是需要菲姐配合宣传,也没问题。”
高浪放下咖啡杯,语气坦诚:“我有两个‘资源置换’的需求,一是希望刘一菲能主演《霓裳记》,并且以‘艺术指导’的身份参与唐代刺绣的细节把控。
你从小学习国画,对传统美学有研究,这方面的建议能让剧集更精准;二是想请你帮忙牵线华纳兄弟中国区的李建国总,我们计划将《地下长安》推向海外市场,而李总之前负责过《英雄》的北美发行,有成熟的海外渠道,你和他在去年的时尚晚宴上认识,有这层人脉在,沟通会更顺畅。”
刘一菲愣了一下——她确实认识李建国,去年时尚晚宴上,李建国曾主动递过名片,说希望有机会合作海外发行,但她当时没合适的项目,便没后续联系。
但她更关心的是“转型背书”的问题:“高总,《霓裳记》确实是好项目,但我现在最缺的是‘大导演合作经历’,要是能有这样的背书,后续争取陈凯歌、张艺谋这样的导演项目会更容易。你这边……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衔接?”
高浪笑了笑,从文件夹里拿出另一张纸,是张艺谋导演新片《金陵十三钗》的选角信息,上面标注着“女二号玉墨”:“我和《金陵十三钗》的制片人王磊是老相识,他上周还跟我聊起选角,说需要一位‘有古典气质又能突破柔美形象’的女演员饰演玉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