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风带着股硬气,吹得晒谷场的玉米囤“哗啦”响,诗诗抱着个布口袋,踮脚往粮仓里倒小米,金黄的米粒从袋口漏出来,在地上铺了层碎金。“灵月姐姐!这小米比去年的亮!”她举着空口袋直跺脚,“像把星星装进仓里了,晚上会不会发光?”
灵月正在往陶罐里装红豆,红亮亮的豆子在罐里堆得像座小山,她用竹片把豆子刮平,动作麻利得像在绣花。“小心别撒了,”她往诗诗手里塞了把炒花生,“去年你倒高粱时踩翻了筐,红高粱滚得满院都是,被麻雀当成了过年礼,啄了三天三夜。”诗诗嚼着花生直点头,花生仁脆得掉渣,“比去年的香!是不是在仓里跟小米借了光?”
苏砚在加固粮仓的木门,新钉的木板厚实得能挡住野猪,他往门轴里抹了点猪油,“吱呀”一声推开门,仓里的粮食香扑面而来。“李伯说立冬得把粮仓捂严实,”他往墙角塞了把干辣椒,“防老鼠,去年咬坏了半袋绿豆,今年让它们闻着辣味就绕道。”诗诗跑进去数粮囤,结果被麻袋绊倒,摔在黄豆堆里,滚得满身金黄,引得苏砚直笑:“这下成金豆子成精了,倒省得装袋了。”
铁手张带着丫蛋来送新打的铁皮粮囤,囤底焊了圈铁脚,防潮又结实。“给你们装新收的玉米,”他把粮囤往院里一放,震得灵月刚摆好的陶罐叮当响,“比去年的竹囤结实,老鼠啃不动,丫蛋还在囤边刻了只猫,说是‘镇囤神兽’。”丫蛋举着个布包跑进来:“诗诗姐姐,我娘炒的南瓜子!比去年的饱满,磕着不费牙!”
两个丫头蹲在粮仓门口磕瓜子,诗诗的瓜子壳吐得像只小刺猬,丫蛋则把瓜子仁堆成小山,说是给粮仓的“开门礼”。书生背着画筒路过,赶紧掏出纸笔,画下这幕:诗诗举着瓜子壳傻笑,丫蛋的瓜子仁山旁落着只麻雀,苏砚的铁皮粮囤闪着冷光,灵月的红豆罐旁摆着花生,仓门口的干辣椒串像挂了串小火把。
“这画得叫《立冬储粮图》,”书生举着画纸晃,“比去年画的《仓廪实图》多了几分淘气,你看诗诗头发里的黄豆,比粮囤的金粒还亮。”诗诗伸手去抢画,结果带倒了瓜子盘,瓜子撒得满地都是,引得麻雀“扑棱棱”飞来抢食,惊得她直拍手。
张婶的窝头摊摆在粮仓旁,刚蒸的玉米窝头黄澄澄的,捏着软乎乎的,还冒着热气。“来个热窝头嘞!”她往诗诗手里塞了个,“立冬吃粗粮,来年不慌慌,这玉米是新磨的,比去年的细,吃着不剌嗓子。”诗诗捧着窝头直咂嘴,玉米香混着麦香,说比去年的多了股阳光的暖,“张婶,明年往窝头里加红枣!甜得能粘住嘴唇!”
王掌柜摇着扇子来送新做的粮账册,蓝布封面上绣着“五谷丰登”,纸页厚实耐翻。“给灵月姑娘记账用,”他把账册递过去,“今年的册子加了防潮纸,比去年的耐用,老鼠也咬不动。”诗诗抢过账册往上面画小人,说要给每袋粮食画个“守护神”,引得王掌柜直笑:“这丫头,储粮还得配门神,倒比钱庄的账本讲究。”
白老坐在粮仓旁的竹椅上,手里转着个玉米棒,玉米粒饱满得像珍珠。“立冬储粮,储的是底气,过的是踏实,”他慢悠悠地说,“年轻时走江湖,一到冬天就愁粮草,哪像现在,仓里有粮,心里不慌,这日子,稳得像粮仓的石头地基。”
夕阳把粮仓染成金红色时,我们坐在谷堆旁分食炒黄豆,豆粒在嘴里“咯嘣”响,香得人停不下来。诗诗突然指着天边的晚霞说:“那朵云像个大窝头!肯定是老天爷给咱们的立冬礼!”
“先等你把今天撒的小米扫干净再说,”灵月笑着刮她的鼻子,“去年你撒的麦粒,今年长出片麦苗,倒成了粮仓边的风景。”
大家都笑了,笑声混着粮食的香,在晚风里飘得很远。粮仓的木门“吱呀”关上,锁扣“咔嗒”一声,像锁住了一整个秋天的丰实。这江湖的故事,就在这立冬的仓廪里,在这蕴满冬暖的踏实里,又添了新的一笔。
毕竟,只要这粮仓还在满,这粮食还在储,我们还在这镇子上,这江湖的底气,就永远存不完啊。
喜欢林飞穿越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林飞穿越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