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古玩街的街口就已经排起了小长队——有扛着小马扎的大爷,有拎着菜篮子的大妈,还有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大家手里要么攥着零钱,要么揣着要算的“心事”,齐刷刷地朝着“古玉轩”店门口的方向望,活像在等网红小吃开门,而队伍的尽头,正是刘笑和王大壮的卦摊。
王大壮举着铁皮喇叭,嗓子喊得比平时更亮,还特意编了新话术:“古玩街‘接地气神棍’刘大师开摊啦!天眼看气,准到离谱!提前预约的优先,没预约的别着急,保证人人都能算上,不灵当场退钱,还送‘平安符’!”
“接地气神棍”这名号,是昨天李大师带着锦旗来感谢后,大家私下传开的——有人说刘笑有真本事却不装腔作势,不像别的大师穿道袍摆架子;有人说他收费实在,十块二十块就能算,还会真心给建议;还有人说他连李大师都能“治服”,还帮着大家要回被骗的钱,比那些“高冷大师”接地气多了,这名号一喊,大家都觉得贴切,连刘笑自己听了,都忍不住笑。
“大壮,你别总喊‘神棍’啊,多难听,”刘笑一边擦木质小桌子,一边无奈地说,“咱们是靠真本事吃饭,叫‘刘大师’就行,别跟着瞎起哄。”
“这你就不懂了,”王大壮把铁皮喇叭凑到刘笑耳边,小声说,“‘接地气神棍’这名号多好记,比‘刘大师’亲切,大家一听就愿意来,昨天还有客人说,就冲这名号,特意绕路来算卦呢!”
刘笑刚想反驳,就见队伍里的张大妈举着菜篮子喊:“刘大师,我是昨天预约的,我排第一个,你先给我算算呗,我这孙子明天考试,我心里总不踏实。”
“哎,好嘞!张大妈您坐,”刘笑赶紧搬过折叠凳,悄悄打开天眼——张大妈身上裹着淡淡的红气,只有眉头沾了点浅灰,一看就是太担心孙子,自己先慌了神,“您别着急,您孙子身上的红气旺,说明考试肯定能发挥好,您就是太紧张了。回去别总念叨考试的事,给孙子煮个鸡蛋,让他放松心态,我再给您画张‘学业符’,贴在他铅笔盒里,保证能考个好成绩。”
张大妈听了,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赶紧掏出二十块钱,还从菜篮子里拿出两个热乎乎的鸡蛋,塞给刘笑:“刘大师,这鸡蛋你拿着,刚买的,还热乎,你摆摊辛苦,补充补充营养。你算得准,我孙子要是真考好了,我再给你送水果来!”
刘笑刚接过鸡蛋,就有个穿工装的大哥凑过来,笑着说:“刘大师,我也是预约的,我想算算我这工地的活,能不能顺利完工,别再出什么岔子。”
刘笑看大哥身上是浓浓的红气,在他的工具包附近最浓,就说:“大哥您放心,您这气顺得很,工地的活肯定能顺利完工,不出半个月就能收工,到时候还能多拿点奖金。我给您画张‘平安符’,放在工具包里,能帮您挡灾避祸,平平安安收工。”
大哥开心得不行,给了三十块钱,还说收工后要请刘笑和王大壮吃烧烤。
俩人忙得不可开交,刘笑负责算卦、画符,王大壮则忙着收钱、登记预约信息——之前预约的客人少,记在笔记本上就行,现在预约的人越来越多,王大壮特意找了个新本子,还分了“上午”“下午”两栏,谁预约了几点,要算什么,记得清清楚楚,偶尔还会跟客人开玩笑:“您记好时间,别来晚了,不然就得排到明天,现在想找刘大师算卦,比抢演唱会门票还难!”
周围的摊主也都来凑热闹,卖旧瓷器的李摊主凑过来,笑着说:“刘笑,你这摊儿现在可是古玩街的‘网红打卡点’,我这旧书摊(王大爷的)都跟着沾光,每天来算卦的客人,都会顺便买两本旧书,生意比之前好太多了!”
“就是啊,”周老板从店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两瓶凉茶,递给俩人,“我店里的客人也多了,不少人算完卦,都会进我店里逛逛,有的还买了玉器,这都是托你的福。你要是以后想扩大摊位,我把店门口的空地腾出来,给你摆个更大的摊,保证客源更多。”
刘笑接过凉茶,心里满是感激:“谢谢周老板,谢谢李哥,不用扩大摊位,现在这样就挺好,等以后赚够了钱,开个小店就行。”
王大爷也推着三轮车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个馒头和咸菜:“刘笑,大壮,你们俩别光顾着忙,先吃点馒头垫垫肚子,一会儿客人更多,就没时间吃饭了。我刚听老姐妹们说,还有人从城外赶来,特意找你算卦,估计中午就能到。”
“谢谢王大爷!”刘笑和王大壮接过馒头,一边吃一边算卦,嘴里还不停地跟客人聊天,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满是开心——以前摆摊要怕城管、怕同行挑事,现在不仅客人多,还有这么多人照顾,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中午的时候,果然有个从城外赶来的大姐,手里拎着个布袋子,气喘吁吁地说:“刘大师,我是听我表姐说的,你算卦特别准,还接地气,我特意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来,想给我家老公算算财运,他最近找工作总不顺,我心里急得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棍进城:我靠忽悠成顶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神棍进城:我靠忽悠成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