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宁从屋里抱出个木箱,打开来全是老物件:铁雄的砍刀、小花的针线笸箩、念竹的账本、竹囡的竹制发卡。“徒弟说要放博物馆展览,”他拿起那只歪竹鱼,“我想留着,给竹芽当念想。”竹豆点头:“放竹棚最显眼的地方,让他天天看,看熟了,就知道这是咱家的根。”
夜里,竹棚的灯亮着,王磊在给竹芽缝竹制的小鞋,针脚歪歪扭扭,像铁雄当年编鱼的手法。王竹安在改新的设计图,屏幕光映在他脸上,跟当年念竹趴在竹桌上算账时一个样。王竹宁坐在门槛上劈篾,月光照在篾条上,泛着银亮的光,像小花当年纳鞋底时的银线。竹豆在备课,教案本上画着竹鱼的简笔画,旁边写着:“教育,就是把老根上的养分,一点点输给新苗。”
竹芽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那片竹叶。窗外的竹林沙沙响,风里带着竹香,跟很多年前一样。王磊放下针线,看着屋里的人影和窗外的竹影,突然笑了。
原来所谓传承,不是把老物件锁起来,而是让它活在日子里——在孩子的笑声里,在匠人的指尖上,在每片被嚼过的竹叶里,在一代又一代人接过篾条时,那句没说出口却心照不宣的话里:“接着编,咱的日子,还长着呢。”
竹芽长到五岁,成了老竹棚的“小监工”,整天背着手在院里转悠,看见王竹宁劈篾偏了点就喊:“二爷爷,太爷爷说劈篾得直溜,不然编鱼尾巴歪得没样!”王竹宁直乐:“你这小不点,懂啥叫直溜?”嘴上这么说,手里的砍刀却调了调角度,劈出来的篾条果然匀实多了。
竹豆在学校开了门“竹编与作文”课,让孩子们编个小物件,再写段故事。有个孩子编了只三条腿的竹凳,写的是“这凳子像我爷爷,少条腿也能站得稳”。竹豆把作文贴在竹编坊的墙上,王磊看了直点头:“这孩子懂日子,比那些光会写漂亮话的强。”
王竹安设计的竹制书架成了网红款,层板故意做得一高一低,说是“给书留口气”。有个博主专门来拍视频,指着层板问:“这是设计失误不?”王竹安拿过铁雄的歪竹鱼:“你看太爷爷编的鱼,尾巴要是直的,还能叫鱼不?日子哪有那么多齐整,舒服最要紧。”视频发出去,点赞量翻了倍,评论区都说“这才是有温度的设计”。
王竹宁在竹林边开了片小菜地,用竹编的栅栏围着,栅栏上爬满了豆角。他给竹芽编了个小竹篮,让他摘豆角时用。小家伙拎着篮子晃悠,豆角掉了一路,王竹宁也不捡,就跟着后面笑:“你太奶奶当年摘菜,也总掉,你太爷爷跟在后面捡,说‘掉点好,喂蚂蚁,它们也得过日子’。”
竹芽的幼儿园要搞亲子活动,竹豆带着他编竹制的小灯笼。竹芽把蜡烛放进去,火苗一窜,灯笼壁上的竹纹映在墙上,像晃动的小鱼。老师见了直夸有创意,竹芽挺着小胸脯:“是太爷爷教的,他说竹子会跳舞。”竹豆摸着儿子的头笑,想起竹囡当年也说过类似的话。
王磊的背越来越驼,却每天都要去看看那只圈尾巴竹鱼。有天他发现鱼身上落了层灰,就用布一点点擦,擦着擦着突然掉了眼泪:“你奶奶编这鱼时,手抖得跟筛糠似的,还说‘得给竹芽留个圆圆满满的’。”王竹安递过块麦芽糖:“爹,咱晚上蒸糖糕,就按奶奶的方子。”
入秋时,竹编坊来了个中年人,抱着个旧竹箱,箱角磕掉了一块。“这是念竹叔编的不?”他打开箱子,里面垫着的油纸都发黄了,“我爹说当年去城里打工,就用这箱子装行李,念竹叔说‘竹箱透气,衣裳不发霉’。”王竹宁看着箱子上的编法——底密帮疏,是念竹最拿手的样式,点头说:“是,这箱子抗造,我小时候坐过,没塌。”
中年人临走时,买了只王竹宁编的新竹鱼,说要给儿子当玩具。“让他知道,他爷爷当年的行李箱,跟这鱼是一个根上的。”王竹安听见了,非要再送他个竹制书签:“这上面烙着老竹棚,是念想。”
竹芽上小学那天,背着王竹安设计的竹书包,书包上编着只小竹鱼,跟铁雄那只一个歪法。竹豆送他到学校门口,小家伙突然说:“爹,我要学编竹蜻蜓,给太爷爷太奶奶看。”竹豆蹲下来,帮他理了理书包带:“好,周末就让二爷爷教你,咱竹家的孩子,得会跟竹子说话。”
王竹宁收了个新徒弟,是个大学生,放假就往竹棚跑,学编竹篮。小姑娘手巧,编的篮子周正得很,王竹宁却总让她故意编歪点:“你看这竹条,有直有弯才好看,跟人似的,都一个脾气,多闷得慌。”小姑娘不解:“顾客不喜欢歪的咋办?”王竹宁指着墙上的照片:“你太爷爷编的歪鱼,不也传了几代人?真东西,不怕歪。”
王竹安的工作室接了笔外贸订单,要给国外的博物馆做批竹制展品。他特意在每件展品上留了个小标记——歪歪扭扭的“竹”字。外商不乐意:“这是瑕疵,得改。”王竹安把铁雄的红绸子奖旗照片发过去:“这是我们的传承,就像你们的家族徽章,改了就不是我们的东西了。”外商最终妥协了,说“这标记里有故事”。
年底大扫除,王磊在竹棚的角落里翻出个布包,打开来是件没编完的竹马甲,跟当年铁雄给小花编的那个很像,领口留着个破洞。“这是你奶奶的,”王磊递给王竹宁,“她说要给竹芽编件小的,没编完就……”王竹宁拿着马甲,突然说:“我接着编,过年给竹芽穿。”
马甲编好时,竹芽穿着有点大,却非要天天穿。王竹安给拍了张照片,设成手机壁纸,照片里竹芽举着歪竹鱼,笑得露出豁牙,背景是飘着雪的老竹棚。他说:“这才是咱竹家的年。”
大年初一,一家人坐在竹棚里吃饺子,竹芽举着饺子喂竹鱼:“太爷爷太奶奶,吃饺子。”王磊看着墙上的照片,铁雄、小花、念竹、竹囡的笑脸在灯笼光下明明灭灭。窗外的竹林被雪压弯了腰,却透着股韧劲,像极了这一家子的日子——
喜欢鉴宝赌石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鉴宝赌石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