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清晨,青萍镇外的空地上,旌旗猎猎,脚步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四堂的防汛队集训,就在这里正式开了头。五十名队员身着短打,脚踩草鞋,整齐地站成五排,个个精神抖擞,眼神里满是干劲。
林惊尘站在队伍前,手里拿着一根长杆,沉声道:“乡亲们,咱们成立防汛队,不是为了摆样子,是为了夏汛来临时,能守住河岸、护住田地,更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接下来的十天,咱们要好好练,练会救人的本事,练出扛事的底气,谁都不能偷懒!”
话音刚落,苏慕言从队伍侧面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两捆绳子,身后还跟着三个擅长水性的江湖侠客。“今日先练基础——绳结和水中救人。”苏慕言把绳子扔在地上,拿起一根,示范起来,“这是‘双套结’,用来固定救人绳,绑在木桩或大树上,结实不打滑,大家看好了,先绕两圈,再从圈里穿过去……”
队员们都凑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漏了一个步骤。苏慕言放慢动作,手把手教身边的队员,直到对方学会了,才去教下一个。林惊尘也没闲着,拿着绳子在队伍里穿梭,看到有人绑得不对,就停下来纠正:“阿力,你这结绕少了一圈,这样不结实,再绕一圈试试,对,就是这样,拉紧了,再检查一遍。”
练完绳结,就到了水中训练环节。众人来到青河岸边,河水刚没过脚踝,带着几分凉意。苏慕言先跳进水里,对队员们说:“水中救人,不能直接用手去拉落水者,不然容易被对方缠住,一起沉下去。要把绳子的一端绑在自己腰上,另一端递给落水者,让他抓住,再慢慢把他拉上岸。”说着,他让一个队员扮演落水者,演示了一遍完整的救人过程——先稳住身形,再把绳子递过去,等对方抓住后,慢慢往后退,同时提醒落水者保持冷静,别乱扑腾。
队员们轮流下水练习,刚开始,有人紧张得手忙脚乱,绳子递歪了,还有人被“落水者”拽得差点摔倒。苏慕言和林惊尘在一旁耐心指导,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直到每个队员都能熟练完成救人动作。“别怕,稳住脚,河水不深,慢慢练,熟悉了就好了。”林惊尘拍着一个紧张的年轻队员的肩膀,轻声安慰,那队员深吸一口气,再次跳进水里,这次终于顺利把“落水者”拉上了岸,脸上露出了笑容。
柳轻烟带着学徒,在岸边搭了个棚子,熬着驱寒的姜汤。队员们练完一轮,就过来喝一碗姜汤,暖暖身子。“水里凉,别待太久,练一会儿就上来歇着,要是觉得手脚发麻,赶紧说,别硬扛。”柳轻烟给队员们盛着姜汤,眼神里满是关切。阿青则在一旁拿着小本子,记录每个队员的训练情况,谁绳结绑得好,谁水中救人动作标准,都一一记下来,方便后续针对性指导。
就这样,防汛队的集训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练了“水流判断”——通过观察水面的波纹和漂浮物,判断水流的快慢和方向,避免救人时被水流冲走;还练了“沙袋堆砌”——如何快速、整齐地堆砌沙袋,形成临时堤坝,挡住漫上来的河水。张老丈也来帮忙,教队员们堆砌沙袋的技巧:“沙袋要错开堆,像砌墙一样,这样更结实,堆完后要用脚踩实,别留缝隙,不然水会渗进来。”
队员们学得认真,练得刻苦,短短十天,就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能熟练掌握防汛技巧的“硬手”。集训最后一天,林惊尘组织了一场模拟防汛演练——假设青河水位暴涨,冲开了一处小缺口,防汛队要在半个时辰内,用沙袋堵住缺口,同时救出“被困”的乡亲。
随着林惊尘一声令下,演练开始了。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扛着沙袋往缺口跑,有的快速堆砌沙袋,有的拿着绳子在岸边警戒,还有的跳进水里,把“被困”的乡亲拉上岸。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没有丝毫慌乱,不到半个时辰,缺口就被堵住了,“被困”的乡亲也全部被救上了岸。
“好!”林惊尘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鼓掌,“大伙儿练得都很好,有这样的本事,夏汛来临时,咱们就有底气了!”队员们也都欢呼起来,脸上满是自豪——这十天的辛苦,没有白费。
集训结束后,林惊尘并没有歇着,他和苏慕言、四堂代表,还有几个防汛队的骨干,组成了一支“巡河探坝队”,打算再去青河和吴江沿岸走一遍,检查之前加固的河岸、修缮的堤坝,还有设立的观测点,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站,他们去了青河沿岸。之前加固的三段险岸,石头码得整齐,黄土填得紧实,用手推了推石头,纹丝不动。张老丈蹲下来,用铁锹挖了一点河岸的泥土,捏了捏,笑着说:“你看这土,压实了之后,比之前硬多了,就算河水涨起来,也不容易冲垮。”林惊尘点头,又去查看排水沟——沟宽、沟深都符合要求,沟底的倾斜度也刚刚好,他舀了一瓢水倒进沟里,水顺着沟快速流走,没有淤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