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山集恰似打翻的胭脂盒,桃杏争艳,茶旗招展,贩夫走卒的吆喝声裹着炊烟袅袅升腾。阿萝拽着林铮的衣袖挤进人群,发间玉簪被挤得歪斜,却只顾盯着糖画摊子笑:“你看那龙尾卷着云纹,像不像你挥青铜戟的模样?”
林铮无奈地护着她往人少处挪,忽闻一阵清越的环佩叮当声破开喧嚣——但见一位素衣女子执一团扇缓步而来,鬓边垂落的流苏缀着碎玉,眉眼含笑如三月柳浪。
“二位可是修补灵脉的阿萝小主与林护卫?”女子声音似泉水滴石,未等二人应答便福身行礼,“小女子慕名已久,特来相请往凌烟阁一叙。”阿萝诧异挑眉,却见周遭百姓纷纷侧目低语:“竟是那位作《山河咏》的大才女清研姑娘!”
林铮耳尖微红,低声提醒:“阿萝,莫要轻信……”
话音未落,那清研姑娘已牵起阿萝的手,不由分说便前行,林铮无奈,只好跟随。
穿过曲折回廊,青石板上投下三人摇曳的影子。
转过九曲桥,一座飞檐斗拱的阁楼陡然撞入眼帘。朱漆门楣悬着“英雄凌烟阁”金匾,铜钉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推开门刹那,阿萝呼吸一滞——整面影壁竟绘着一幅气势磅礴的群英图,正中央是她与林铮并肩而立,她素白衣裙随风扬起,指尖凝着灵光。林铮玄色劲装束发,青铜戟横于胸前,戟尖犹带雷芒。四周环绕着蝶阿姐抚琴、龙吉公主执杖、银月巫女结印、云昭公主挽弓……连点点灵鹿与白泽神兽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要踏破画纸。
“咦?这怎么有吾等的画像?”阿萝指尖抚过画像边缘,触手温热似有灵力流转。
清研轻笑:“自小主与林护卫修复山河以来,民间艺匠自发绘制此图,凡曾相助之人皆入画中。”
林铮目光扫过角落,那里竟还绘着婉凝抚琴、锦娘织锦、苏樱烹茶的剪影,甚至玄真子驾鹤的身影也隐现云端。她忽然握紧阿萝的手:“阿萝,原来我们从未独自前行。”
清研引二人登上二楼,但见四面琉璃屏风环绕,中央一面整块琉璃墙熠熠生辉。走近细看,千字长赋竟以金漆阴刻其上,笔锋如游龙惊鸿,字字嵌着星辉。
“《九州山河赋》”——标题下方落款正是清研之名。
阿萝逐字读去,见赋中详述他们修补灵脉的艰辛,那些她们自己都淡忘的细节,竟被旁人记得如此清晰。
“此处最妙。”清研指尖点向某处,但见赋末最下端,突然笔锋一转,写道:“然英雄非独善战者,亦有柔肠百转。观阿萝姑娘救稚子于洪流,林护卫赠干粮与饥民,方知大义不在锋芒,而在仁心。”阿萝耳尖发烫,偷偷踩了林铮一脚,却见她眸中映着自己的倒影,眼底温柔几乎漫出来。
忽闻楼下传来孩童嬉闹声,原是几个总角小儿指着画像争论——
“那个拿糖葫芦的是小郡主萧玉璃对不对?”
“不对!穿红裙子的是凤翎公主!”
清研掩唇轻笑:“百姓爱极了这些传说,连带将各位日常琐事也编成戏文传唱。”
林铮望着阿萝被夕阳镀上金边的侧脸,轻声道:“如此甚好,往后史书工笔之外,倒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暮色渐浓时,清研捧出松烟墨与狼毫笔:“二位可愿在这赋旁留墨?”阿萝接过笔沉吟片刻,忽在“青铜戟”三字旁添了一朵绽放的野菊——正是当初她别在林铮盔缨上的那支。
林铮见状,提笔在“琉璃瓶”下方勾勒出一道闪电,与阿萝所绘菊花缠绕相生。
清研击掌赞叹:“妙极!云华并济,恰似双凤相济。”
出阁时已掌灯,廊下灯笼映着众人身影长长的拖在地上。
阿萝忽然驻足,仰头望向满天星斗:“你说百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林铮将她的披风系紧:“若无人记得,我便再为你写一篇更长的赋。”
晚风送来远处戏台的水袖声,混着糖画摊子的焦香,将这句话轻轻卷进春风里。
她们行至山脚回望,凌烟阁的飞檐挑着明月,琉璃墙上的金字仍泛着微光。
阿萝忽然想起自己画像下面的那句:“纵使山河易改,浩气长存。虽经沧海桑田,丹心永照。”她悄悄勾住林铮的小指,脚步轻快得像要踏碎满地星光。
她们路过某处夜学堂时,忽闻里面传出抑扬顿挫的咏赋声,正是清研写的那篇长赋《九州山河赋》——
夫九州广袤,负昆仑之巍峨,拥沧海之浩荡,藏天地之灵秀,蓄乾坤之玄黄。其势若盘古开天之巨斧,其韵似女娲补天之五彩,其魂乃华夏千年之精魄,其魄为山河万古之苍茫。今执笔为旌,蘸霞作墨,赋此九州盛景,录群英之芳华,铭神兵之锋芒,颂瑞兽之灵祥。
观乎东方青丘,烟岚叠翠,雾霭流丹。有女阿萝者,蝶阿姐引领入寨,踏碎晨露而来,素衣翩跹似流云出岫,黛眉轻蹙如远山含黛。手持琉璃瓶,内蕴三光之华,可聚日月之精,纳星河之髓。瓶启则霞光漫卷,能愈百毒,可润枯木,救苍生于须臾,济黎庶于危亡。伴其侧者,飒爽林铮也,负青铜戟于背,戟身镌雷纹,隐有龙吟之声。每遇妖邪肆虐,林铮振戟而出,雷光裂空,电弧缠身,所向披靡,恰似战神临世,护佑一方安宁。二人并肩而行,过处草长莺飞,花绽蝶舞,百姓额手相庆,呼为“双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灵麓拾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麓拾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