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商盟掀起的降价狂潮,如同巨石入水,在京城商界激荡起巨大的涟漪。东市几条主要街道上,但凡悬挂着“京华商盟”标识的绸缎庄、成衣铺、首饰行,无不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低廉的价格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被实惠打动的顾客,喧嚣的叫卖声、争抢的议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的“霓裳阁”、“月华阁”门前,虽不至于门可罗雀,但客流明显稀疏了许多,那份往日里清雅从容的氛围,在周遭一片“降价”、“甩卖”的声浪中,显得有几分格格不入的冷清。
然而,在这片由价格战主导的硝烟之下,苏挽月麾下的几间铺子,内部却涌动着一股截然不同的暗流。没有恐慌,没有抱怨,有的只是一种被激发出的、更加极致的专注与坚持。
汀兰水榭的书房内,苏挽月看着挽星呈上的、详细记录着各店每日客流与成交情况的报表,面色沉静如水。销售额的下滑在意料之中,她关注的焦点,早已不在那些被低价吸引走的浮动客源上。
“核心会员的订单,可有变动?”她放下报表,问道。
“回姑娘,安郡王府、永宁侯府、李夫人等府邸的定期订单,以及几位小姐的私人定制,均未受影响,反而因我们推出了新的北地皮草设计和蜀锦样品,有几家还追加了订单。”挽星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月羽阁’的预约也依旧排得很满,那些真正看重妆容效果与独家服务的贵女,并未被价格战干扰。”
苏挽月微微颔首。这印证了她的判断——真正支撑品牌长远发展的,是那些认同其价值、而非仅仅看重价格的深度客群。周文博的价格战,或许能抢走一部分摇摆的顾客,却动摇不了她的根基。
“传我的话下去,”苏挽月的目光锐利而坚定,“既然选择了价值坚守,那便要守得彻底,守出境界!我们要让每一位踏入我们店铺的客人,无论最终是否购买,都清晰地感受到,我们提供的,是与那些降价店铺截然不同的东西——那就是无可挑剔的品质与超越期待的服务!”
这道指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苏挽月的商业体系内激起了层层贯彻执行的涟漪。
“霓裳阁”内,杨秉正将苏挽月“提升品质”的要求发挥到了极致。他亲自坐镇匠坊,与何娘子、鲁师傅等核心匠人,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更严格的把关。原本就已十分考究的针脚,要求必须细密均匀到如同机器织就;衣料的裁剪,要求必须丝毫不差地贴合人体线条;就连一枚小小的盘扣,也要求匠人反复调整,确保其既牢固又美观,与衣料的颜色、质地完美契合。
他甚至拿出了早年学徒时的狠劲,带着匠人们对库房里所有库存衣料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重新检验,将一些即便只有极其细微瑕疵(如几乎不可见的色差、极轻微的织造结节)的料子全部剔除出来,绝不用于成品制作。有年轻学徒觉得可惜,私下嘟囔:“这点小问题,客人根本看不出来,何必如此浪费?”
杨秉正听闻,瞪起眼睛,声如洪钟:“东家说了,品质是我们的命根子!客人看不出来,那是我们侥幸!但我们自己心里得清楚,得有一杆秤!咱们‘霓裳阁’卖的不是布,是信誉,是脸面!谁要是敢在品质上打马虎眼,坏了东家的名声,我老杨第一个不答应!”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所有匠人都肃然起敬,再不敢有丝毫懈怠。
同时,“霓裳阁”店内的服务也在悄然升级。伙计们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回答客人问题,而是接受了更专业的培训,能够根据客人的身形、气质、乃至要出席的场合,主动提供专业的穿搭建议。店内开辟了更宽敞舒适的休息区,备上了时新的花茶和精致的点心,供客人歇脚。对于贵宾,更是提供了预约到店、专人一对一服务的待遇,确保客人能在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尽情挑选。
这一日,一位曾在“霓裳阁”定制过衣裙、但因近期降价风潮而有些犹豫的侍郎夫人陈氏,再次踏入店中。她本意是想看看是否有降价可能,或是与其他店铺对比一下。接待她的是店内一位经验丰富、笑容温婉的女管事。
女管事并未急于推销,而是先请陈夫人落座,奉上香茗,如同招待一位久别重逢的朋友。她耐心聆听着陈夫人对衣料、款式的偏好,以及之前那件定制衣裙穿着后的感受。然后,她才微笑着引陈夫人观看新到的蜀锦样品和北地貂皮斗篷。
她拿起一匹色泽柔和、织有暗纹的蜀锦,轻轻抚过布面,向陈夫人详细介绍其织造工艺的复杂、染色的独特,以及上身后的挺括与华贵感。又展示了那件作为“镇店之宝”的貂皮斗篷,让其亲身感受那毛皮的丰盈厚实与光泽。整个过程,没有一句提及价格,更没有与别家对比,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货品本身无与伦比的品质与独特性上。
陈夫人原本被低价搅乱的心思,在这份专注与专业的氛围中,渐渐沉静下来。她抚摸着那光滑冰凉的貂皮,看着那在光线下流转着不同光彩的蜀锦,再回想之前那件定制衣裙无可挑剔的做工与合体度,心中那杆天平,不知不觉又偏了回来。最终,她不仅放弃了讲价的念头,反而又定下了一匹蜀锦和一件新款春装。离开时,她对女管事感慨道:“还是你们这里的东西让人放心,这份细致周到,别处花钱也买不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