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散布的流言,如同初春的瘟疫,在京城悄无声息地蔓延。虽未掀起滔天巨浪,但那窃窃私语与探究的目光,却像无形的蛛网,缠绕在“霓裳阁”与“月华阁”的门庭之间。几日下来,店内客流虽未锐减,但那份曾经毫无保留的热情与信任,明显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客人驻足时,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拿起衣料对着光细看,或是掂量首饰时,下意识地询问起成色与用料,语气中带着以往不曾有的疑虑。
汀兰水榭的书房内,气氛比往日更显凝重。苏挽月听着挽星的每日禀报,面色沉静如水。
“姑娘,按照您的吩咐,我们的人已在市井间引导舆论,提及各家贵府依旧青睐我们,并隐晦点了点周家可能的手段,确实让一部分人产生了疑虑,流言的扩散速度似乎慢了一些。”挽星条理清晰地汇报着,“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仍有不少客人受到影响。尤其是‘月华阁’,昨日有位夫人看中一支金簪,反复询问是否足金,最后仍是犹豫未买。”
苏挽月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她深知,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必须下一剂猛药,彻底扭转舆论。
“杨掌柜那边的防伪标记,进度如何?”她抬眸问道。
“回姑娘,杨掌柜与何娘子、鲁师傅已初步确定了几种方案,正在加紧制作样品,但若要全面应用于所有货品,尚需时日。”挽星答道。
“等不了那么久了。”苏挽月断然道,“流言不会给我们时间。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在防伪标记完成之前,就先进行一次公开的‘自证清白’。”
她站起身,眸光锐利,已然有了决断:“挽星,你立刻去办三件事。”
“第一,以‘霓裳阁’、‘月华阁’及‘百草堂’三家联名的名义,广发请柬。邀请对象包括:与我们交好的安郡王府、永宁侯府、光禄寺少卿李夫人等府邸的女眷;京中几位德高望重、素有清名的老匠人,如织造局的退休老供奉、金银器作行的前辈老师傅;此外,再以苏府的名义,请‘仁济堂’的坐堂老大夫,以及太医院致仕后在家荣养、素以医德着称的陈太医过府一叙。”
挽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姑娘是想……?”
“不错。”苏挽月颔首,“我们要举办一场‘品鉴答疑会’。不仅要邀请信任我们的客人,更要请来权威的第三方——匠人验看工艺,医师验看药材与首饰材质对肌肤的影响。我们要将我们的用料、工艺、乃至部分配方成分,公之于众!”
此言一出,连一旁的挽星都微微吸气。公开成分、公示工艺,这在此刻的商业环境中,几乎是闻所未闻之举。各家都将配方视若性命,秘而不宣,苏挽月此举,无疑是一场豪赌。
“姑娘,这……是否会泄露我们的机密?”挽星不无担忧。
苏挽月却显得成竹在胸:“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我们所倚仗的,不仅仅是某一道独家配方,更是整体的设计、对品质的严苛要求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即便公开部分基础成分和工艺,他人也难以轻易模仿其神髓。反之,此举能最大程度地展现我们的诚意与底气,彻底粉碎‘以次充好’、‘用料劣质’的谣言。信任,是无价的。若能以此换来客人毫无保留的信任,远比守住一两张配方更为重要。”
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所公开的,仅限于足以证明我们用料上乘、工艺精湛且安全无害的部分,核心的独家技艺自然不会外泄。重点在于‘公示’这个态度和过程。”
挽星细细品味,不得不承认小姐的眼光确实长远。在信誉危机面前,付出一些可控的代价,换取决定性的胜利,是值得的。“奴婢明白了!那第二件事是?”
“第二,”苏挽月继续吩咐,“让杨掌柜和李管事,将我之前让你整理的进货凭证、用料记录、工艺规范摘要,以及所有库存的原料样品,包括江南织坊的品级证明、金料熔炼单据、药材产地来源记录等,全部准备齐全,在品鉴会上一一陈列,供人随意查阅、比对。”
“第三,石砚那边,让他准备好‘百草堂’几种畅销成药的公开配方(去除关键炮制火候和少许秘传辅料),以及药材样品。同时,准备一些常见的皮肤测试之物,请陈太医和仁济堂的老大夫当场验证,我们首饰所用的金料、胶漆等物,是否会对肌肤产生不良影响。”
“是!姑娘思虑周详,奴婢这就去办!”挽星心潮澎湃,立刻领命而去。她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但更是彻底扭转局面的关键一战。
消息很快传开,苏家三间店铺联名举办“品鉴答疑会”,并邀请了多位重量级人物现场验看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惊讶于苏挽月的大胆,有人好奇她如何自证,也有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当然,更不乏如安阳县主、李夫人等对苏挽月抱有信任和支持的客人,纷纷表示届时一定到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