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韦青蚨后已到夜里,邕州城内华灯初上,虽无汴京那般彻夜笙歌的极盛繁华,却也因地处要冲,商旅往来,街市间灯火绵延,人声依稀,别有一番边城的热闹与生气。
崔?摒去了仪仗随从,只与颜清秋二人,身着常服,如同最寻常的友人般,信步来到了城中一家口碑颇佳的酒楼——“望江阁”。此楼临郁江而建,虽只两层,却颇为雅致。掌柜的显然认得崔通判,见其微服而来,身边伴着一位气质清绝的白衣女子,虽心下诧异,却也不敢多问,只殷勤地将二人引至二楼最为清静雅致的一间临江小阁。
雅间内陈设简洁,一桌两椅,屏风书画,燃着一炉淡淡的鹅梨帐中香。推开雕花木窗,但见窗外江流宛转,波光粼粼,倒映着满天星子与一弯清冷弦月,江风拂面,带着水汽的微凉与远处市井的烟火气,令人心旷神怡。
几样精致的邕州本地菜肴陆续呈上:郁江肥鱼清蒸,保留了鲜甜原味;山笋炒腊肉,咸香可口;一盅炖得奶白的鸡汤,香气四溢;另有两三样时令青菜,青翠欲滴。酒则是本地酿造的糯米甜酒,口感醇厚,后劲绵长。
崔?亲自执壶,为颜清秋斟满一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白玉杯中轻轻晃动,映着烛光,漾出温柔的光泽。
“清秋,”他举杯,目光温润地注视着她,声音低沉而柔和,“此番邕州重逢,你为我……受苦了。这杯酒,一为你接风洗尘,二谢你……舍身护持之情。”言辞恳切,情深意重。
颜清秋抬眸望他,烛光下,他眉眼间的疲惫似乎被柔和了许多,那份专注与温柔,是她梦中奢求了无数次的场景。她心尖微颤,端起酒杯,轻声应道:“皓月言重了。能为你略尽绵薄,清秋……心甘情愿。”两人轻轻碰杯,酒液入喉,甘甜中带着一丝微醺,暖意自胃腹升起,缓缓流遍四肢百骸。
席间,二人并未多谈那些阴谋诡谲、边境烽火,只拣些轻松话题。崔?为她介绍邕州风物,讲述南疆趣闻;颜清秋则浅笑聆听,偶尔提及昔年在汴京时,他那些文人好友的轶事。时光仿佛倒流,回到了琼玉阁中,珠帘半卷,清茶一盏,手谈一局,岁月静好的时光。那些横亘在彼此之间的身份迷雾、生死险阻,在此刻温馨宁静的氛围中,暂时被悄然搁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窗外月色愈发明亮,清辉洒入阁中,与室内温暖的烛光交融,铺陈一地银霜。江面上渔火点点,与天上星辰交相辉映,水天一色,静谧如梦。
颜清秋倚窗而立,望着窗外浩渺江月,不禁轻声吟道:“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旧年……”语带怅惘,似有感怀。
崔?起身,行至她身后,与她并肩而立,共同眺望这月下江景。他自然地将一件带来的薄披风轻轻披在她肩上,低声道:“夜凉如水,小心风寒。”
他的气息近在咫尺,温度透过薄衫传来,颜清秋微微侧首,便能看见他线条清俊的侧脸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不由低声续吟道:“……石濑云溪深寂寂,绿窗红泪冷涓涓。落花不语空辞树,明月无情却上天。” 诗句婉转,道尽了她昔日飘零孤苦、身世浮沉之痛。
崔?听出她诗中深藏的孤寂与哀伤,心中蓦然一痛。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微凉的手。她的指尖微微一颤,却没有挣脱,任由他温暖干燥的掌心将她的手完全包裹。
“清秋,”他转过身,面对着她,目光深邃如夜,其中翻涌着无比真挚的情感,“往事已矣,如落花辞树,不可追挽。明月或有圆缺,然我之心,绝非无情之上天。自汴京初遇,至江陵患难,再至此番邕州重逢,你于我而言,早已非红尘知己,更是刻入骨血之牵挂。”
他握紧她的手,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如同立下最神圣的誓言:“崔?在此,对月立誓:此生绝不负卿!无论前路如何荆棘密布,风雨如晦,我必护你周全,与你同行。纵使宦海浮沉,天涯浪迹,此心不移,此情不渝!”
这不是甜言蜜语,而是历经生死考验、穿透重重迷雾后,发自肺腑的承诺。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在颜清秋的心上。
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仰头望着他,望着这个她倾尽所有、乃至性命去守护与爱慕的男子,望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与深情。所有的委屈、恐惧、孤寂与等待,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归宿,化作了奔涌而出的热泪。
“皓月……”她哽咽着,反手紧紧回握住他,声音颤抖却充满了巨大的喜悦与释然,“我信你……我一直都信你……”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相拥的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融为一体。江风拂过,带来远方的渔歌,仿佛在为这份历经磨难终得圆满的情谊低吟浅唱。
灯暖罗帷,灵犀暗通
离开望江阁,夜色已深。崔?并未送颜清秋回驿馆,而是自然而然地,牵着她的手,回到了州衙后宅,他那处清简却整洁的住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月照寒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