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初歇,翰林院散值的钟声在薄暮中悠悠回荡。崔?裹紧身上略显单薄的青袍,随着人流步出崇文院高大的门楼。连日来的沉潜修书,虽心有所向,却难掩眉宇间的一丝疲惫。护龙河畔的深巷小院,此刻是他唯一渴望的避风港。
行至州桥附近,人流渐疏。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将行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就在他拐入通往护龙河的小巷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自暗处闪出,拦在他面前。
崔?心头微凛,定睛一看,却是一位身着素净青袄、面容清秀的婢女。她对着崔?福了一礼,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崔相公留步。奴婢是琼玉阁颜大家的贴身侍女,名唤碧痕。我家姑娘有请。”
颜清秋?崔?微怔。自琼玉阁一别,虽收过她所赠的过冬衣物及那幅《抚琴背影图》,也知她派人送过乔迁贺礼,但彼此再无直接往来。此刻深夜相邀,所为何事?
碧痕似乎看出他的疑虑,低声道:“姑娘言道,有要事相告,关乎相公安危。请相公务必明日午时,至城西‘醉仙居’二楼‘听雨轩’一叙。”她顿了顿,补充道,“姑娘说,此事……不宜在琼玉阁相谈。”
崔?心头一沉。关乎安危?不宜在琼玉阁?他立刻联想到夏竦一党的敌视、皇城司的阴影,以及那篇《论“神道耗国”之祸》掀起的波澜。颜清秋身处风月场,消息灵通,其言不可轻视。
“有劳姑娘传话。”崔?拱手,神色凝重,“烦请转告颜大家,崔某明日必准时赴约。”
碧痕点点头,不再多言,身影迅速隐入昏暗的巷角,如同从未出现过。
翌日午时,醉仙居。
此楼位于汴河支流一处僻静河湾,虽名“醉仙”,却非喧嚣之地。楼高三层,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雅致。门前几竿翠竹掩映,环境清幽。
崔?踏入楼内,一股清雅的酒香混合着淡淡的荷花水汽扑面而来。大堂内陈设古朴,客人不多,多是些文人雅士或商贾在此清谈小酌。他报上“听雨轩”名号,立刻有伶俐的小二引他登上二楼。
推开“听雨轩”的雕花木门,一股清冽的荷香沁人心脾。轩内临河,推开窗便是碧波荡漾的河面,几支新荷亭亭玉立。陈设简洁,一桌两椅,桌上已摆好几样精致的江南小菜和一壶温好的“梨花白”。
颜清秋背对着门,凭窗而立。她今日未着惯常的艳丽红裙,而是换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色云纹罗衫,外罩一件薄如蝉翼的淡青色纱衣,乌发松松挽起,斜插一支素银嵌珠的流苏簪,清丽脱俗,宛如出水芙蓉。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窈窕的背影,带着一种与琼玉阁截然不同的、遗世独立的静谧感。
听到门响,她缓缓转过身来。那张明艳照人的脸庞,此刻脂粉未施,只薄薄点了一层口脂,更显肌肤胜雪,眉目如画。那双总是带着慵懒媚意或锐利审视的杏眼,此刻却盛满了毫不掩饰的忧虑与凝重。
“崔修撰来了。”她声音清泠,少了往日的戏谑,多了几分郑重,“请坐。”
崔?拱手一礼:“颜大家相邀,崔某不敢怠慢。”他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下,目光平静地迎上她的视线。
颜清秋并未立刻落座,而是走到桌旁,亲自执壶为崔?斟满一杯酒。动作优雅流畅,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意味。“尝尝,新到的‘梨花白’,比琼玉阁的滋味更清冽些。”
崔?依言浅啜一口,酒液清冽甘醇,确非凡品。他放下酒杯,开门见山:“颜大家说有要事相告,关乎崔某安危,不知……”
颜清秋在他对面坐下,纤纤玉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杯壁,目光沉凝如水:“崔皓月,你可知……你如今已是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崔?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颜大家所指,可是因那篇《论‘神道耗国’之祸》?”
“不止于此!”颜清秋声音微冷,“你那文章,锋芒太露,直指夏相痛处!更将‘天书封祀’旧事翻出,触动了不少人的忌讳!琼玉阁虽非朝堂,却是消息汇聚之地。近日,我听到一些风声……”她顿了顿,眼神锐利地看向崔?,“有人……在暗中搜集你的过往,尤其是你在襄阳的旧事,甚至……你兄嫂的炊饼铺子!更有甚者,提及要寻你‘笔误’、‘失仪’之过,或……构陷你与某些‘江湖人物’(暗指颜清秋自己)有染,污你清名,断你前程!”
崔?瞳孔微缩!搜集襄阳旧事?构陷失仪?污蔑清名?这已不仅是打压,而是赤裸裸的构陷与人身威胁!尤其提及兄嫂,更让他心中怒火升腾!他握紧了酒杯,指节微微发白。
“还有……”颜清秋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寒意,“皇城司那边……似乎也有人对你格外‘关注’。叶英台那女人,行事狠辣,不择手段!若被她抓住把柄……”
崔?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抬眼,目光清澈而坚定:“多谢颜大家告知!此等阴私手段,崔某……已有预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月照寒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