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一过,田里的麦子就黄透了,风一吹,千顷麦浪翻涌,像金色的海洋。李二柱带着小禾在地里割麦,镰刀“唰唰”作响,麦秆断裂的脆响混着蝉鸣,成了盛夏最热闹的调子。
“爹,歇会儿吧!”小禾举着水壶跑过来,草帽歪在脑后,晒得通红的脸上沾着麦芒。他把水壶递过去,自己则一屁股坐在麦垛上,踢掉草鞋,脚丫在麦秆堆里蹭来蹭去,痒得直笑。
李二柱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接过水壶灌了大半。远处传来牛车轱辘声,是镇上的邮差来了,车斗里插着面小旗,在金色的麦浪里格外显眼。“小禾,去看看有没有咱家的信!”他喊道。
小禾像只脱缰的小马驹,一溜烟跑向牛车。邮差正把一摞信递给村口的张奶奶,见了小禾便笑着招手:“二柱家的小子!有你爹的信,还有一封是从京城寄来的,落款挺特别。”
小禾接过信,见其中一封牛皮信封上盖着红色火漆印,边角印着“翰林院”三个字,顿时来了精神,举着信往回跑:“爹!是京城来的信!”
李二柱心里咯噔一下。他这辈子没跟京城沾过边,谁会从那儿寄信来?他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纸是上好的宣纸,字迹清隽,墨迹带着淡淡的檀香。
“李兄台鉴:忆昔春日京都一别,匆匆已半载……”开头一句就让李二柱愣住了——他啥时候去过京都?还认识了能写这样好字的人?他往下读,才慢慢想起去年春天,他去镇上卖麦种,偶遇个迷路的老先生,两人在茶馆聊了半晌,老先生说他懂农桑,还问了许多关于麦种改良的事,临走时留了地址,说若有新想法,可寄信去讨教。
“……前几日与工部同僚谈及麦种,忽忆起兄台所言‘密植法’,试种后果然增产三成!特寄此信致谢,另附改良图纸一份,兄台若有暇,可按图试种,秋收后盼佳音。”信纸末尾画着几株麦子,根系比寻常麦种发达许多,旁边标注着“耐寒、抗倒伏”字样。
李二柱捏着信纸的手微微发颤。他不过是随口跟老先生闲聊,竟被记在心上,还得了这么贵重的图纸!小禾凑过来看图纸,指着其中一株麦子说:“爹,这麦子穗子好大!”
“是呢。”李二柱把信纸折好,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等割完这亩地,咱就按图纸育新苗,明年让咱家的麦子也长得这么壮实!”
另一封信是邻县的王掌柜寄来的,说上次李二柱给他的新麦种卖得极好,商户们都来抢,让他赶紧再送些过去,价钱给得比市价高两成。“爹,王掌柜是不是想跟咱家合伙?”小禾咬着麦秆问,眼睛亮晶晶的。
李二柱笑了:“合伙好啊,这样咱的麦种就能种到更多地里去,让更多人吃饱饭。”他把信递给小禾,“你把这信给你娘送去,让她把仓里的新麦种装十袋,我下午去送货。”
小禾接过信,刚跑两步又回头:“爹,娘说晌午包菜包子,让你早点回来!”
“知道了!”李二柱挥挥手,镰刀又落下去,割得更有劲了。阳光洒在金色的麦浪上,也洒在他心里,暖融融的。他想起春杏早上蒸的麦香馒头,想起小禾刚才亮晶晶的眼睛,想起信里那些沉甸甸的信任,觉得这麦浪里藏着的,全是好日子的盼头。
晌午回家,春杏正围着灶台转,蒸笼里飘出阵阵菜香。她把一笼白胖的包子端出来,见了李二柱就笑着说:“王掌柜的信我看了,麦种我已经装好了,还多装了两袋,算送他的试种品。”她拿起那封京城来的信,翻来覆去地看,“这老先生真讲究,信纸都这么香!”
李二柱坐下拿起个包子,咬了一大口,韭菜鸡蛋馅混着麦香,鲜得他眯起眼睛。“人家是翰林院的先生,讲究着呢。”他含糊地说,“图纸我看了,得在咱家东洼地试种,那儿地势高,不怕涝。”
“我下午跟你去送麦种,顺便去趟书局。”春杏往他碗里夹了个包子,“小禾说先生让买本《农桑要术》,我看镇上的版本不全,去邻县找找。”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桌布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李二柱看着春杏低头收拾东西的身影,看着墙上小禾用粉笔画的歪歪扭扭的麦子,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眼前的麦浪,只要肯弯腰耕耘,就总有沉甸甸的穗子在前方等着。
送完麦种,李二柱陪春杏去书局。书局的老先生戴着老花镜,听说他们要找《农桑要术》,便从里屋翻出本线装旧书:“这是前清刻本,里面夹着几页手抄笔记,是位老农学的批注,你们看看用不用得上。”
春杏翻开书,泛黄的纸页上满是细密的字迹,其中一段写着“麦收前七日,需断水三日,麦粒方饱满”,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麦穗,跟李二柱平日的做法不谋而合。“爹!这跟你说的一样!”小禾凑过来看,指着那麦穗画得跟他家地里的一模一样。
李二柱接过书,指尖拂过那些带着岁月温度的字迹,突然明白,这世上的智慧从来都藏在寻常日子里,在田埂上,在信纸上,在一辈辈人弯腰劳作的身影里。就像这麦浪,看似年年相似,却总有新的饱满在风中摇曳。
回家的路上,牛车慢悠悠地晃着,麦种的清香从麻袋里钻出来,混着春杏身上的皂角香,让人心里踏实。小禾趴在麻袋上睡着了,嘴角还沾着包子馅,李二柱看着他,又看了看赶车的春杏,突然觉得,这封从京城来的信,这满车的麦种,这颠簸的牛车,都是老天给的最好的馈赠。
麦浪在车后渐渐远去,留下两道车辙,在金色的田野里延伸,像条通往秋天的路。
喜欢乡野奇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乡野奇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