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仙乐上的突发事件,最终调查结果很快出来(至少是对后宫公布的结果):那名乐师确实因误食了某种药性燥烈的“赤阳草”(常用于治疗风寒,但需严格控制用量),导致气血紊乱,突发呕血昏厥,纯属意外。教坊司管理不严,被申饬罚俸,此事便告一段落。
但虞璎在那日的表现,却给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首先是来自内廷的赏赐。司礼监和教坊司承她的情,联合赏下了一些品质上乘的灵绢、首饰和修炼丹药,价值远超往常。严姑姑对她的态度也越发和颜悦色,甚至私下提点她:“宫中之事,眼见未必为实。姑娘心细如发是好事,但有时,看得太清,也未必是福。”
这话意味深长,虞璎谨记于心。
其次,那位司药局的苏女官再次来访,这次带来的是一本薄薄的绢册——《百草初辨》,里面记载了许多宫中常用及罕见的药材图鉴和特性,甚至包括一些毒物的初步辨识方法。
“娘娘说,姑娘于药道颇有天赋,此书或对你有益。”苏女官语气依旧平淡,“娘娘还让提醒姑娘,乐府之事,水或许比看到的要深,姑娘近日需格外谨慎,非份之事,勿看勿听勿言。”
虞璎心中一震,连忙谢恩接过。端贵妃的赏赐和警告再次同时到来。那乐师之事,果然并非简单的“误食”?
更让虞璎意外的是,两日后,一位面生的小太监悄悄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风疾浪高,慎择枝桠。”落款是一个淡淡的莲花印记。
虞璎立刻想起那日道左相逢的静心小尼。这是佛门的提醒?她们也察觉到了什么?这深宫之中,佛门的势力似乎也不容小觑。
接连的示好与警告,让虞璎更加确信,瑶台事件绝非偶然。那乐师恐怕是成了某些势力暗中交锋的棋子,其目标或许是为了打击对手,或许是为了制造事端试探天帝反应,又或许……只是想将水搅浑。
而自己无意中的插手,虽然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却也可能不小心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或者……让自己进入了某些人的视野。
接下来的日子,虞璎越发低调谨慎,除了必要的课程和考核,几乎足不出户,潜心修炼巩固入窍境的修为,并研读那本《百草初辨》。她体内那一成半的帝血在突破入窍境后,似乎活跃了一丝,让她对灵气的感知和吸纳速度又加快了不少,修炼《青木灵诀》事半功倍。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虞璎被传唤至蕙芷苑的一间偏室。室内端坐的并非严姑姑,而是一位面生的、神态倨傲的中年嬷嬷,穿着六品女官的服饰,气息深沉,竟是道基境的修士!旁边还站着两位神色冷厉的宫女。
“虞采女,”那嬷嬷声音尖细,带着一股压迫感,“我乃内廷稽查司掌事,姓曹。有人举发你私藏禁药,暗行巫蛊厌胜之术,诅咒同侪,你可认罪?”
虞璎心中巨震,面上却强行保持镇定,敛衽行礼:“曹嬷嬷明鉴,臣女绝无此事。臣女入宫以来,谨守宫规,一心向学,从未接触过任何禁药,更不敢行那大逆不道之术。此乃诬告!”
“诬告?”曹嬷嬷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桌子,“搜!”
身后两名宫女立刻上前,毫不客气地在虞璎身上和其居住的房中进行搜查。徐婉吓得脸色苍白,躲在一边不敢出声。
很快,一名宫女从虞璎床铺的褥子底下,摸出了一个小小的、用黑色布料缝制的粗糙人偶,上面用朱砂写着一个人的生辰八字(虞璎一眼认出那是姬瑶的生辰!),人偶心口和腹部插着数根细如牛毛的银针!
另一名宫女则从虞璎妆奁盒的暗格中,找出了一小包用油纸包裹的、散发着诡异甜香的紫色粉末!
“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曹嬷嬷厉声喝道,眼中闪过一丝得色。
虞璎看着那两样凭空出现的“证物”,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死局!人偶巫蛊,乃是宫中最大禁忌之一,一旦坐实,不仅是驱逐出宫,更是死罪,甚至会连累家族!那包紫色粉末,她虽不认得,但闻那气味,也知绝非善物,定是某种害人的禁药!
是谁?姬瑶?还是其他看她不顺眼的人?竟用如此恶毒的手段!
危急关头,虞璎反而冷静下来。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对方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东西放入她房中,必然买通了她身边的人或是监管的宫女。此刻惊慌辩解,只会越描越黑。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清澈地看向曹嬷嬷,声音虽微颤,却异常清晰:“嬷嬷明察!此两物绝非臣女所有。臣女恳请嬷嬷,细查此人偶布料与丝线,以及这药粉的来历。”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臣女出自妫姓,虽为旁系,亦知医药之道乃济世之本,绝非害人之术!此人偶针法粗糙,布料亦是宫中最下等杂役所用之粗麻,臣女纵再愚钝,若行此大逆之事,岂会用如此易查之物料?此分明是有人刻意栽赃陷害,欲置臣女于死地!恳请嬷嬷禀公处理,还臣女清白,亦免让真凶逍遥法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