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骄阳似火,金色的阳光炙烤着皇宫的琉璃瓦,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连宫檐下悬挂的铜铃,都仿佛被晒得懒洋洋的,往日清脆的叮当声变得迟缓拖沓,透着几分蔫蔫的倦意。新帝澹台烬登基半月有余,前朝遗留的朝政千头万绪,各地灾情、边关军需、漕运赋税等事务堆积如山,每日早朝往往从晨曦微露持续到日上三竿,君臣皆是疲惫不堪。
这日,太极殿内香烟缭绕,文武百官手持玉笏,身着绣着不同纹样的厚重朝服,虽极力维持着端庄仪态,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却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衣领。尤其是几位年迈的老臣,脸颊涨得通红,呼吸都带着急促的热气,显然被这闷热天气与冗长朝会折腾得够呛。
龙椅左侧,特意安置了一张铺着云锦软垫、雕刻着缠枝莲纹的小座椅。刚满周岁不久的澹台星,被乳母抱着坐在上面,小手里攥着一方绣着玉兔图案的冰丝帕子,身上穿着轻薄透气的杏子红纱衣,纱衣下摆绣着一圈细碎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起初,她还好奇地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东瞧瞧西看看,打量着底下黑压压一片、声音抑扬顿挫的大臣们,时不时举起小手,想抓住空中漂浮的烟尘。
可随着时间推移,一位接一位大臣出列奏报,内容无非是“某地暴雨冲毁堤坝,需拨款修缮”“边关战马不足,请求从西域采购”“江南漕运受阻,需疏通河道”,枯燥的言辞像夏日午后的蝉鸣,嗡嗡地绕在耳边。小丫头的眼皮开始沉重地打架,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小脑袋像小鸡啄米般,一点,一点,终于,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翰林絮絮叨叨陈述某地儒学教化之功,从孔孟之道讲到地方私塾兴办,足足说了半个时辰后,她再也忍不住,张开小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露出两颗刚冒头的小白牙,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声清晰而奶萌的抗议:
“觉——觉——!”
这声带着浓浓睡意的呼喊,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中显得格外突兀。满殿的奏报声、议论声戛然而止,百官愕然,纷纷停下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龙椅旁那个小小的身影。一时间,殿内静得能听见殿外知了此起彼伏的鸣叫,连香炉里飘出的烟,都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就在这尴尬又微妙的寂静中,站在文官队列中的老三澹台墨反应极快。他迅速从袖中掏出一卷早已备好的、边角有些磨损的《黄帝内经》,手指飞快地翻动书页,哗啦啦的声响打破了沉默。随即,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诸位大人!《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郡主年幼,天真未凿,所言皆是本心,此乃顺应天道作息、体恤臣工夏日辛劳之至言!大善啊!”
他这一番引经据典,巧妙地将小郡主的困倦之语,拔高到了“顺应天道”“体恤臣工”的高度,既化解了尴尬,又给了百官一个台阶。原本有些不知所措的大臣们,顿时面面相觑,继而纷纷暗暗点头。是啊,这酷暑天气,连年富力强的青壮年都难免困倦,何况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或许,这真是上天借郡主之口,给予的启示,提醒君臣莫要过度操劳,需劳逸结合。
新帝澹台烬端坐龙椅,目光扫过殿下众臣难以掩饰的疲态——有人悄悄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有人偷偷活动着僵硬的肩膀,还有人用袖口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他又瞥了一眼身旁,小丫头已经歪在乳母肩上,小嘴微微张着,发出了轻微的鼾声,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温情,并未斥责,反而微微颔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老三所言极是。夏日炎热,君臣皆劳,郡主之言,恰是提醒朕,当体恤众卿。”
翌日清晨,皇宫的宫门刚开,各衙署的告示栏前就围满了人。只见告示栏上张贴着一张盖着特殊印玺的“圣旨”,那印玺并非惯用的皇帝玉玺,而是一个清晰可爱、沾着些许朱砂的婴儿脚印图案——正是澹台星的“花押”,是昨日午后,乳母抱着她在印泥上轻轻一按留下的。旨意内容更是前所未有,字迹娟秀,显然出自老大澹台玄之手:
“奉天承运,郡主诏曰:兹因时值酷暑,骄阳难耐,君臣日夜操劳,身心俱疲。为体恤君臣,颐养精神,以利国事,即日起,每日午时三刻至未时二刻,定为‘安神定国时辰’。届时,举朝上下,除紧急军情要务外,皆需歇息静养,或伏案小憩,或闭目养神,不得处理公务,不得喧哗扰眠。违者,罚抄录《睡觉经》百遍(注:《睡觉经》为老三连夜编纂,收录历代养生小憩之法),以儆效尤。钦此。”
这道别开生面的“郡主圣旨”一出,朝野上下先是愕然,随即竟是一片暗喜与称奇。官员们私下里纷纷议论:“还是郡主体恤人,这大热天的,能睡个午觉,下午处理公务都有精神!”“没想到郡主小小年纪,竟有如此仁心,真是我朝祥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