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三哥还在等他,闻到他一身酒气,问喝了多少?
回答三哥说,只有一瓶,主要场面热烈,沾了不少酒气。
简单地洗了个澡,这才慢慢地睡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杨志才觉得自己的状态特别好。
他自己认为是重生后想的太多,压力也大,最近条件改变了些。
尤其昨晚无脑的放松下,反而卸下了一些担子,整个人有点轻飘飘的舒适感。
看来以后偶尔这样消遣下,还是有好处的。
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公园湖边行走的人们,决定上午还是练会儿字。
刚铺开,还没倒墨。传呼响了,原来是林秋平的留言,约他到市委党校门口见面。
估计有什么事,杨志才给三哥三嫂打了个招呼,这才下楼去隔壁党校。
不远,5分钟不到,就见到了在门口等候的,林秋平夫妇。
笑着打了个招呼,林秋平带他直接进了党校内。
走了几分钟,路上说话时,才知道林秋平下午要回灵川,最近有点忙,所以约他喝个早茶。
三人来到一栋四层建筑旁,看见拐弯的一片小树林,果然像木屋一样围住一个小院,外面是木栅栏,爬满了各种绿植。
走进小院,现在没有客人,很幽静也有品位,还具有年代感。
三人坐定,杨志才还是要了杯绿茶。
林志平介绍说,他两年前来党校学习,这里就有茶室,以前不对外,这两年搞改革,也对外营业了。
不过外来的人不多,顾客以各地进修的学员为主。
喝了几口茶,杨志才才对两人说,明后天雨华会有冲高动作,计划卖一部分,后面逢低买回来, 就会守到月底。
白红梅说,已经很不错了,才两周时间,盈利都有4万多了,相当于我们两人,4年多的工资总和。
杨志才说“才到哪儿哦,月底你就知道了,嫂子。”
“只要消息准确,赚钱就是常态化,慢慢你就适应了。”
林秋平也笑容满面的看向他。
喝了一小口茶,才问杨志才,
“志才,上次只听说你家是灵川的,具体是哪里呀?”
“永塔雷公镇的”,杨志才说。
“这不是巧了吗?”林秋平说。
“这周县委组织部,找我谈话,我下去挂职的就是雷公镇啊!”
杨志才也觉得有点巧,说,“林哥,我们真是有缘分啊!我是雷公百泉村的,我回去的话 ,你得到我家玩哦?!”
林秋平说,“那是当然的,有机会我得到你家,拜访下叔叔阿姨。”
杨志才又介绍说,你到镇上情况不熟的话,就问我姐夫。
他叫方正礼,是镇农办的招聘干部。
土生土长的雷公人,人品没问题,具体情况他都能讲清楚。
林秋平说,兄弟你真帮我大忙了,正愁情况不熟,你就送来“及时雨”啊!
杨志才说回头,和姐夫联系下,把你的情况先给他讲一讲。
林秋平思索了片刻说,我的情况可以给他说。
具体了解的话,我抽空晚上到你姐夫家里去,这样也少点流言。
杨志才觉得很对,刚好他姐家又在镇上,于是便把位置告诉了林秋平。
听说她姐开了个便利店,林秋平说这样更好联系了。
杨志才想到家族梨园的事,便把情况给林秋平介绍了下。
有时间的话,帮他姐夫理下关系,把县农业局的专家给搞定,这样他才能放心,把梨园的承包期搞长一点。
林秋平表示“so easy”.一定帮他把这个事搞定。
双方相谈甚欢,时间自然也过得很快。
知道林秋平是挂职副镇长,但杨志才知道他的含金量,所以没多问。
最后白嫂子提议,到新绵宾馆去吃饭,她有优惠券,折扣比较大。
杨志才知道,这是新绵的形象饭店,价格应该不便宜。
见林秋平也邀请,就没客气的答应了。
以前在单位的时候,杨志才没到过新绵宾馆吃饭,但听说这里的小吃套餐很不错。
白红梅也赞不绝口,显然是吃过的。
于是,中午,是的,他们三人吃的就是小吃。
干完一套半,有近30个品种,据说包含了中川各地市的名小吃。
如“担担面”,“夫妻肺片”,“赖汤圆”,“水晶凉粉”,“龙抄手”,“钟水饺”,“肥肠粉”,“甜水面”等,份量不大,但各具特色。
那半套就是觉得很好吃,分别加的。
以前,在蜀城读书的时候,杨志才也品尝过其中的几种。
这次集中起来吃,完全是一趟“舌尖上的中川”美味体验之旅!
三个人的感觉,都是不虚此行。
原来白红梅和妇联的领导,曾经招待外市的,兄弟单位来访,吃过一次。
由于要服务好各位领导,事后都冷了才浅尝几种,没吃出味道特色来。
她感叹说,“还是自己花钱吃得舒服啊!”。
结账的时候居然100多一点,幸好她有优惠券,花了80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