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庭州都督府的密室之内,灯火通明。
慕容伏允瘫坐在一张木椅上,面如金纸,精神已然彻底崩溃。“牧羊人”丹增的当场毙命,彻底摧毁了他最后的侥幸心理。他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所知的一切和盘托出。
他确实是朗日·松赞干布麾下“雪豹”密探体系中的一员,代号“钥匙”。他的任务并非直接参与行动,而是作为身份验证和指令传递的中枢。那枚狼头令牌,既是信物,也蕴含着特殊的暗记,只有极少数核心人物才懂得如何辨认,用以确认“牧羊人”指令的真伪。
“……朗日将军……不,松赞干布的目标,一直是格物司的火药和惊雷铳。他认为这是大唐能以寡敌众、屡克强敌的关键……‘牧羊人’是埋藏最深的一步棋,若非此次事关重大,绝不会启用……”慕容伏允的声音嘶哑,带着颤抖,“我所知的暗线……在庭州城内,除了已死的丹增,还有三人……他们的身份是……”
他报出了两个商贾的名字和一个混入府衙做文书的小吏。王德立刻示意,身旁的暗探头领无声退下,安排抓捕。
“货栈区‘张氏皮货行’……是预定的交接地点,但丹增已死,接应之人恐怕会立刻隐匿或撤离……”
李恪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慕容伏允交代的情报很有价值,但大多局限于庭州一地,且随着丹增的死,这条线已经断了大半。松赞干布在西域经营多年,其情报网络绝不止于此。
“松赞干布,”李恪突然开口,打断了慕容伏允的絮叨,“他对大唐,对西域,究竟是何打算?”
慕容伏允浑身一颤,抬起头,对上李恪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他咽了口唾沫,艰难地说道:“赞普……志在高原,亦在四海。他常言,吐蕃不应困于雪域,当如雄鹰翱翔,俯瞰苍茫。大唐……是他东出必须逾越的高山,而西域,则是雄鹰展翅必须掌控的苍穹。他欲连接西域诸国,切断大唐与西方的联系,最终……与大唐东西对峙,共分天下。”
尽管早有预料,但听到“共分天下”四字,密室内的王德等人还是感到一股寒意。松赞干布的野心,果然远超乎寻常的边境摩擦。
李恪神色不变,继续问道:“此次计划失败,你认为他会如何反应?”
慕容伏允惨然道:“赞普……意志如铁,从不因一时失利而气馁。此次失败,他只会更加警惕王爷您,但绝不会放弃。他会动用更多的‘雪豹’,甚至……可能会尝试与其他势力联合,例如西突厥的残余,或是西域那些对大唐心怀畏惧的城邦……”
问询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直到慕容伏允精神萎靡,再也说不出什么新的内容。李恪挥挥手,让人将他带下去严加看管。
“王爷,慕容伏允所言,与百骑司此前掌握的部分信息能够对应。”王德禀报道,“看来他为了求个痛快,并未说谎。只是,他所知依然有限。”
李恪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窗外沉沉的夜幕,东方已隐约泛起一丝鱼肚白。
“他知道的已经够了。至少让我们看清了松赞干布的野心轮廓,也确认了‘牧羊人’这条最大的毒蛇已被斩除。”
“王爷明见万里,早已洞悉丹增之奸。”王德由衷赞道。若非李恪提早布局,默许甚至引导了慕容伏允的行动,要想揪出潜伏如此之深的丹增,几乎不可能。
李恪摇了摇头:“非是本王明见,而是其心必然而已。格物司所出,乃国之重器,吐蕃岂能不觊觎?鸠摩罗国师来访,表面佛法交流,实则暗藏机锋,其随行弟子中若无精通此类之人,反倒奇怪了。我们不过是顺其自然,请君入瓮罢了。”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慕容伏允的交代,印证了本王的判断。与吐蕃之争,已非简单的边境冲突,而是关乎国运的战略博弈。松赞干布欲成其霸业,必不容我大唐安坐东方。”
“王爷,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王德问道。
“首先,肃清庭州内部。按慕容伏允提供的名单,将所有吐蕃暗探连根拔起,但要秘密进行,尽量活捉,撬开他们的嘴,或许能得到更多关于吐蕃西域网络的信息。”
“是!”
“其次,”李恪顿了顿,“将此次‘图穷匕见’之经过,以及慕容伏允的口供,整理成详细密奏,以六百里加急,直送长安,呈报陛下。同时,以本王的名义,起草一份奏疏,陈明吐蕃之野心,建议朝廷,对吐蕃之策,当从‘抚’转为‘防’,乃至‘遏’!”
王德心中一凛。这意味着吴王正式向朝廷提出了对吐蕃战略转向的建议,这必将引发朝堂上的巨大波澜。
“最后,”李恪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通知安西、北庭各军镇,提高戒备等级。令苏定方、裴行俭等将领,加强针对高原方向的侦察与演训。告诉我们的将士,真正的硬仗,或许不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