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外星材料广泛应用
“跨位面贸易网络”的初步建成,如同给丹修文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源源不断的奇珍异宝,通过这张日益密集的星网,从宇宙的各个角落汇聚到联盟的核心位面。以往只在古籍中记载、或需付出巨大代价才能获得的稀有材料,如今竟能成批量、稳定地供应。联盟的仓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盈起来,尤其是那些来自异星文明、属性千奇百怪的外星材料,更是堆满了专门新建的“万界材料储备中心”。
起初,面对这些形态各异、能量波动陌生的材料,联盟的炼器师和丹师们是既兴奋又谨慎。兴奋于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谨慎于未知材料可能带来的风险。毕竟,“晶簇共生体”的教训犹在眼前,谁也不敢保证这些来自完全陌生生态系统的物质,会不会与人族体质或联盟现有技术体系产生致命冲突。
按照常规流程,每一样新材料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安全性测试、性质分析、兼容性评估,才能考虑应用。但这需要时间,而联盟最缺的就是时间。“混乱播种者”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联盟急需快速提升实力。
就在研究进度因谨慎而略显缓慢时,一个意外的发现,极大地加速了进程。
联盟材料总院的一位年轻研究员,在分析一批从“熔岩核心”(一个高温元素位面)进口的“曜炎晶”时,不小心将一小块样本掉入了正在进行传统“庚金”淬火的炉中。按照安全条例,这本应立刻上报并启动应急处理。但当时实验室只有他一人,他抱着侥幸心理,想先观察一下。
结果,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曜炎晶”遇热非但没有爆炸,反而瞬间融化,如同有生命般主动缠绕上通红的庚金,其内部蕴含的狂暴火元素之力,竟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将庚金中难以祛除的杂质瞬间气化,并使其结构变得更加致密均匀!出炉的庚金锭,强度提升了五成,灵能导通性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
年轻研究员吓出一身冷汗,但更多的是狂喜!他立刻上报了这一偶然发现。总院的大师们起初不信,亲自重复实验后,全都震惊了!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曜炎晶”的能量频率与庚金的一种隐性晶格缺陷产生了奇妙的“共振净化”效应,这是用任何已知人族界域材料都无法实现的效果!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联盟科研界激起千层浪!
“我们太保守了!”材料总院的院长激动地在高层会议上陈述,“我们用我们固有的认知框架去套用外星材料,自然是步履维艰!但这些材料来自规则可能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们的价值,或许正体现在这种‘差异性’上!我们需要的是大胆假设,谨慎验证,主动去寻找它们与现有体系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而不是被动等待安全测试!”
林枫得知后,立刻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闭门造车不可取,实践才能出真知。”他当即拍板,“成立‘外星材料创新应用中心’,设立高额‘奇效发现奖’,鼓励所有研究人员、甚至一线工匠,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将外星材料与现有技术进行交叉融合!我们要开启一场全民参与的‘材料革命’!”
最高指令下达,整个联盟的科研热情被瞬间点燃!“外星材料广泛应用”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席卷开来。
炼丹领域首当其冲。 丹师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草木金石,开始疯狂尝试将各种外星材料入药。从“虚空水母”的神经索中提取的“凝神素”,被发现有极强的安神定魂效果,成为炼制高阶“静心丹”的核心替代材料,成本降低七成;从“硅基蕨类”中分离出的特殊催化剂,能大幅提升某些复杂丹药的成丹率和品质;甚至有些丹师尝试用具有“记忆塑性”的外星金属粉末作为丹衣,炼制出了能够根据服用者体质微调药效的“智能丹”!
炼器领域更是翻天覆地。 南宫烈麾下的军工部门是最大受益者。来自“重磁星”的“引力奇点微粒”被掺入战舰装甲,使得护盾对实弹攻击的偏转效率飙升;利用“流光木”的天然纤维编织的灵能导线,传输损耗降低了惊人的90%;更有一支团队,将某种具有“相位偏移”特性的外星水晶应用于引擎,竟造出了能够进行超短距离、无征兆“闪烁”的试验型突击舰,让所有观摩的将领目瞪口呆!
阵法与符文领域也迎来突破。 一些外星材料对特定能量或规则有着天然的亲和性或排斥性。阵法师们利用一种来自“暗影位面”的“吸光苔藓”,成功绘制出了几乎完全隐形的“匿踪阵”;符文大师则发现某种“星核残片”能极其稳定地承载高维规则符文,为构建更强大的“规则定义场”提供了可能。
甚至日常民生领域也受益匪浅。 一种来自“生机沃土”的外星菌群,被证明能极快地分解灵植废料,转化为高效肥料,使得“灵力生态农场”的产量翻了几番;另一种具有自我修复特性的“记忆胶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法器维修,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修仙之我在搞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