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蕤闻言,眼中闪过赞赏:“仲康能看到商贸的情报之利,果然见识不凡。不瞒你说,某在皖城经营商路多年,最大的收获不是钱财,而是这张消息网。从丹阳的矿产出货,到荆襄的粮价波动,乃至洛阳的朝局动向,商队带来的消息往往比官府驿马更快。”
“这正是晚辈今日想向桥公请教的。”许褚身体微微前倾,“若能将这些零散的消息加以整理分析,必能对天下大势有更清晰的把握。晚辈打算在庐江设立一个情报汇总之所,不知桥公可否指点一二?”
桥蕤抚须沉思片刻,缓缓道:“此事关乎重大,需从长计议。不过仲康既有此心,某必当尽力相助。商路消息虽快,却需辨其真伪;朝局动向虽远,却关系地方安危。待日后得空,某可将这些年积累的经验细细说与你听。”
“蔡师待晚辈如子侄,不仅教我读书写字,还常跟我讲《孙子》里的谋略。” 许褚笑着补充。桥蕤摆手,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十三岁能临阵定计,还能记挂百姓,这可不是‘运气’。某倒想起个人 —— 早年在洛阳时,某曾与袁公路相识,他那时刚任虎贲中郎将,意气风发,常说‘乱世需有敢任事、能任事者’,今日见你,倒觉得他这话没说错。”
许褚心中微动 —— 这话正是为桥蕤后期投靠袁术埋线的关键。他不动声色地接话:“袁公是四世三公之后,在洛阳声望甚高,晚辈也曾听闻他治军严明,是个能做事的人。”
“公路不仅能做事,还重情义。” 桥蕤的眼神软了些,带着几分回忆,“某早年在洛阳时,曾因一桩旧案被人构陷,眼看要被下入廷尉狱,是公路出面,找了几位大臣说情,才解了围。这份恩情,某一直记着。如今他在洛阳任虎贲中郎将,掌宫禁宿卫,某虽远在庐江,也时常托人捎些庐江的特产过去,算是略表心意。”
原来因为这个事情,日后桥蕤投奔袁术埋下了伏笔。许褚没有追问,只是温和点头:“乱世之中,能得一知己相帮,也是幸事。”
喜欢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