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的会议室里,中央空调吹得人指尖发凉。成彦攥着棕色笔记本的指节泛白,封面上 “幕后之光” 四个字被掌心的汗浸得有点发潮。对面的招商总监李总翘着二郎腿,指尖夹着支没点燃的雪茄,面前的平板电脑亮着 —— 上面是林枫新企划《匠人传奇》的宣传页,流量明星苏曼琪的照片占了大半版面,旁边标着 “预计收视率破 1” 的红色大字。
“成老师,不是我泼冷水。” 李总把平板往桌上一推,金属外壳撞得玻璃桌面 “咚” 响,“咱们平台做内容,终究要看 KPI。你这《幕后之光》,全拍素人幕后,没有流量明星撑场,没有狗血剧情,怎么吸引观众?” 他点开一份数据报表,屏幕上的折线图往下滑得刺眼,“去年咱们平台播过一部匠人纪录片,平均收视率 0.3%,连平台底线 0.5% 都没到,招商商直接找上门要退款 —— 你觉得,今年还有品牌愿意冒这个险?”
陆岩坐在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搓着马克杯的耳柄,杯里的咖啡凉得快,表面结了层浅褐色的膜。他想替成彦说句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李总说的是实话,上次谈《敦煌修复师》短片时,平台也是这么拒绝的,只是这次的措辞更直白,连 “再考虑” 的余地都没留。
成彦深吸一口气,翻开笔记本,指尖停在夹着江南枫叶标本的那页 —— 枫叶边缘有点卷,是她在竹编老匠人作坊门口捡的,当时老匠人正蹲在地上教孙子编竹丝,手指上的老茧蹭得竹丝 “沙沙” 响。“李总,我知道收视率重要,但有些事,比收视率更重要。” 她的声音不算大,却透着股没商量的坚定,“去年拍《守望者》时,服装师李姐为了让警服看起来有‘生活感’,特意找老裁缝做旧,每天熬也缝补领口,最后电影里警服的特写只有 3 秒,可观众还是注意到了 —— 有人在影评里写‘苏清的警服像穿了好几年,比新衣服更有故事’。”
她顿了顿,翻到贴着张师傅拍立得的一页 —— 照片里张师傅正捏着 3 毫米小刷子修复飞天飘带,老花镜滑到鼻尖,嘴角却带着笑。“敦煌的张师傅,修复壁画四十多年,手指上的裂口能塞进小石子,可他从来没上过镜头。上次我跟他说要拍纪录片,他第一反应是‘别拍我,拍壁画’—— 这些人不是没有故事,是没人愿意停下来听。” 成彦抬起头,眼神没躲李总的目光,“我相信观众不是只爱看流量明星,他们也愿意为真实的故事买单 —— 就像我拿戛纳奖,不是靠炒作,是靠苏清这个角色的细节打动了评委。”
“成老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总的助理小张推了推黑框眼镜,把一份《2024 年影视行业招商报告》递过来,上面用红笔圈着行字:“平台纪录片招商优先选择流量明星参与项目,纯素人题材通过率不足 8%。”“您看,这是行业数据。林枫总那边的《匠人传奇》,找了苏曼琪当主持人,还请了三个顶流做飞行嘉宾,招商已经谈了一半,品牌方都愿意投 —— 人家给的承诺是‘收视率破 1,话题量超 50 亿’,您这《幕后之光》,连个明确的流量预期都没有,我们很难说服招商商。”
小夏坐在成彦旁边,气得腮帮子鼓鼓的,手里的粉色笔记本被捏得变了形。她忍不住插了句嘴:“可林枫那是摆拍!我听老周说,他们找的‘匠人’连竹编都不会,全靠剪辑造假!上次有个老木匠不愿意配合摆拍,他们直接换了个演员来演 —— 这种假纪录片,收视率再高有什么用?” 她说着就掏出手机,翻出老周发的现场照片 —— 照片里一个穿古装的演员拿着凿子,姿势僵硬,旁边的机器正对着他补光,“您看,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匠人’!成彦姐的纪录片,拍的都是真刀真枪做事的人,怎么就比不上这种假东西?”
李总瞥了眼手机,冷笑一声:“小丫头,圈里的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观众要的是‘看起来真实’,不是‘真的真实’。苏曼琪对着镜头哭两句‘匠人不易’,比张师傅默默修壁画十个小时更有话题度 —— 这就是流量的逻辑。” 他把雪茄往烟灰缸里按了按,烟灰簌簌落在报表上,“成老师,我给你个建议,要么加个流量明星当旁白,要么把题材改成‘明星探访匠人’,不然这项目,我们没法接。”
成彦的指尖划过笔记本上 “真实” 两个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得慌。她想起在江南古镇,老匠人说 “竹编要编紧实,不然装不住东西”;想起张师傅说 “修复壁画不能掺假,不然过两年就裂”—— 要是为了过审加流量明星,为了收视率改题材,那《幕后之光》还有什么意义?不就跟林枫的假纪录片一样了吗?
“我不改。” 成彦合上笔记本,枫叶标本在里面轻轻响,“要么按原计划拍真实的幕后,要么我找其他平台。” 她的声音很轻,却没留任何余地 —— 上次在戛纳拿奖时,她就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做违背初心的事,哪怕这次会失去芒果视频这个大平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