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着竹篮,又看了一眼那株绚烂的桃花,终究没有再采摘,再次向苏墨卿道别后,便沿着堤岸袅袅而去。杏色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桃林深处。
苏墨卿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未曾移动。鼻尖似乎还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雅香气,不知是桃花的芬芳,还是那姑娘身上的气息。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方才拾捡丝线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残留的、属于少女的温软触感。心口处,像是被这春日暖阳熨帖着,又像是被那湖面的微风吹拂过,泛起一种陌生而又熨帖的暖意,夹杂着些许莫名的怅惘。他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清贫,一心只知读书,何曾与这般灵秀的女子有过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方才那一幕,如同投入平静心湖的一颗石子,荡开了圈圈涟漪,一时竟有些怔忡出神。
直到堤上行人渐多,投来好奇的目光,苏墨卿才恍然回神,察觉自己失态,不禁自嘲地笑了笑,收敛心神,转身沿着来路往回走。只是那杏色的身影、那娇憨的笑容、那软糯的声音,以及那方沾染了她指尖胭脂与血痕的素帕,已悄然在他心中烙下了印记。
回到家中那略显简陋的小院,母亲柳氏正坐在院中的矮凳上做着针线,见他回来,放下手中的活计,关切地问道:“墨卿,回来了?药可抓了?”
“娘,抓好了。”苏墨卿将药材放在桌上,又替母亲倒了杯水,犹豫片刻,还是将月湖堤之事略去姓名,简单说了几句,只道帮了一位不慎掉落东西的姑娘。
柳氏闻言,看了看儿子,见他神色间似有不同往常的微光,便温和笑道:“我儿做得对。与人方便,是自己修行。那姑娘想必很是感激你。”
苏墨卿含糊应了一声,脑海中却又浮现出沈知意那双含笑的秋水明眸。他将那方染了胭脂的手帕悄悄收起,另换了一方使用,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悄然滋长。
而另一边,沈知意回到锦绣阁后院的闺房,将竹篮放下,看着那方被仔细包好的胭脂盒,以及手中那方绣着兰草的素帕,眼前也仿佛浮现出那书生清朗的眉目和腼腆的笑容。她将手帕仔细洗净,晾在窗边,看着那兰草在阳光下舒展,心中一片宁静,却又带着一丝微甜的涟漪。
月湖堤畔的这一次偶然相遇,如同春日里不经意间飘落的一颗种子,悄然落在了两颗年轻的心田上,只待时光浇灌,便可生根发芽。然而,那打翻的胭脂,那裂开的螺钿盒,是否也预示着这段初生的情愫,从一开始,便沾染了命运的波折与尘埃?无人知晓。此刻,唯有窗外月湖的波光,依旧温柔地荡漾着,映照着人间的悲欢初兆。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