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的加密会议室里,空气沉静得如同凝固的琥珀。厚重的深色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光线和声响,只有墙壁上巨大的实况屏幕散发着冷冽的光芒,将室内唯一的光源聚焦其上。屏幕被分割成数个画面,最刺眼、最揪心的那个窗口里,是此刻正陷入混乱与绝望的喀布尔国际机场。浓黑的硝烟如同狰狞的巨兽,在跑道上空翻滚、升腾,遮蔽了原本湛蓝的天空。火光在烟尘深处明灭不定,每一次爆闪都映照出四散奔逃的渺小人影、翻倒的车辆残骸、以及荷枪实弹士兵紧张警戒的轮廓。尖锐的枪声、凄厉的哭喊、引擎的嘶吼……这些声音虽然被调至最低,却依旧像冰冷的针,透过屏幕,刺穿着会议室里每一个人的神经。
长条形的檀木会议桌光可鉴人,冰凉坚硬。桌面上,几件物品静静地陈列,与屏幕上的硝烟战火形成诡异而沉重的对比。那是几件阿富汗文物的高精度复刻品:一尊线条流畅、带着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陀头像,一页泛黄的、写满优美波斯体文字的羊皮纸,还有一枚鸡蛋大小、未经雕琢却呈现出深邃夜空蓝的青金石原石。它们静默无声,却仿佛承载着千年文明的重量,在战火的映衬下,显得脆弱而珍贵。
李玄策坐在主位,身影在屏幕幽光的勾勒下显得格外凝重。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枚冰凉的青金石,深邃的蓝仿佛能吸走灵魂。屏幕上,机场跑道上又一架运输机在混乱中强行起飞,卷起的烟尘和气流将地面上的人群吹得东倒西歪,一个小小的人影似乎被卷入了涡流……他猛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喉头的滞涩和心头的翻涌。再睁开眼时,目光已如淬火的寒铁,锐利而坚定。
“启动‘文明种子’计划,最高优先级。”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清晰地回荡,“立即接通巴米扬山谷联络点。我们时间不多。”
操作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跃。几秒钟后,主屏幕的一个窗口切换了画面。信号有些波动,画面带着雪花噪点,但很快稳定下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其简陋却出奇整洁的房间。土坯的墙壁,挂着色彩鲜艳但已褪色的手工挂毯。几张矮小的木桌,几排坐垫,墙壁上贴着孩子们用稚嫩笔触画的太阳、花朵和房子——这显然是一间乡村学堂。画面中央,站着一位阿富汗女性。她穿着素净的深蓝色长袍(布卡),脸上蒙着同色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深邃如古井、明亮如寒星的眼睛。那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磐石般的沉静和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坚定光芒。她是萨莉玛,巴米扬山谷深处这所秘密女子学堂的创办者和唯一的教师。
“萨莉玛老师,”李玄策对着麦克风,声音放得异常温和,带着发自内心的敬重,“‘种子’安全吗?”
萨莉玛微微颔首,那双露出的眼睛传递出无声的肯定。她没有说话,而是转身走到墙角一个不起眼的、覆盖着厚厚灰尘的旧陶瓮旁。她小心翼翼地移开陶瓮,露出下面一块颜色稍有不同的泥土地面。她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小刀熟练地撬开几块活动的土砖,一个不大的地窖入口显露出来。
她从地窖的黑暗中,极其郑重地捧出一个用多层防潮油布和旧棉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物品。她一层层地、带着近乎神圣的仪式感,剥开包裹。最终,一本装帧古朴、封面磨损严重的线装书呈现在镜头前。书页已经泛黄发脆,边缘卷曲。
萨莉玛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面,将扉页对准了镜头。
书页上的文字是波斯文,优美流畅。但最吸引李玄策目光的,并非那异域的文字,而是扉页右下角,一个清晰无比的、方方正正的朱红色印章!印章的印文是端庄的篆体:
津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987年藏书
这个印章,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狠狠劈在李玄策的心上!津城非遗中心……1987年……赵小满!那个牺牲在2009年、为保护珍贵文化遗产而献出生命的大学同窗!这本流落万里、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论语》波斯文译本,竟然是小满当年经手收藏的珍品!它像一颗跨越时空的文明火种,在津门被点燃,如今竟在阿富汗的战火边缘,由一位勇敢的女性守护着!一股混杂着巨大震惊、深切怀念和对命运无常敬畏的暖流,瞬间冲垮了他的心防,视线在刹那间模糊了。
“这是智慧,”萨莉玛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电流的杂音,却异常清晰、平静,如同山谷中流淌的清泉,穿透了会议室的沉重,“是跨越沙漠和山岭,连接不同心灵的桥梁。孩子们在这里,学会了方块字(中文),也读懂了这本书里的‘仁’与‘礼’。” 她修长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爱怜的温柔,轻轻拂过那泛黄的书页。
就在这时!
“哒哒哒哒——!!!”
一阵极其突兀、极其密集、仿佛就在耳畔炸响的枪声,猛地从画面外传来!紧接着是尖锐的、令人头皮发麻的子弹破空呼啸声!屏幕剧烈地晃动起来,画面边缘甚至能看到被子弹激起的泥土和碎石飞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