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京城,本该是秋意渐浓、天高云淡的时节,然而一种沉重的、仿佛带着焦糊气息的压抑感,却悄然弥漫在空气中。在国家战略与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的核心区域,那座配备了全球顶尖监测设备的地球生态监测中心里,气氛更是凝重得如同铅块。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不再是往日展示的蔚蓝海洋、绿色大陆或璀璨星河,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触目惊心的、不断蔓延扩张的赤红。那是位于地球另一端——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卫星遥感图像。象征着活跃火点和超高碳排放的红色区域,如同狰狞的伤疤,在象征着“地球之肺”的浓绿底色上疯狂滋长、连接、扩散。浓密的烟柱冲天而起,在卫星视角下,形成一片片巨大的、灰暗的污渍,遮天蔽日。屏幕下方,跳动的数字冰冷地宣告着:过火面积已超过历史极值,碳排放量激增,生物多样性损失难以估量。
李玄策站在屏幕前,眉头紧锁,深邃的目光仿佛要穿透那层冰冷的屏幕,直视那正在烈焰中痛苦呻吟的雨林深处。空气中只有设备运行的低沉嗡鸣和监测员压抑的呼吸声。每一次火点图的刷新,都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在在场每一个关心地球命运的人心上。那屏幕上刺眼的红,灼烧的不仅是雨林,更是人类文明的良知底线。
“爸爸!爸爸!”
傍晚时分,李玄策刚踏进家门,一个带着哭腔的稚嫩声音就急切地响起。刚放学回来的李天枢,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像一枚小炮弹似的冲进客厅,径直扑向角落那个巨大的地球仪。他小小的身体几乎趴在了球体上,小手急切地在光滑的球面上摸索、寻找,小脸绷得紧紧的,眉头拧成了疙瘩。终于,他的指尖死死按住了南美洲那片广袤的绿色区域——亚马逊雨林的位置。
“这里!就是这里!” 李天枢猛地抬起头,乌溜溜的大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深切悲伤和恐惧,指着地球仪对李玄策喊道:“爸爸!这里!疼!好疼!地球…地球在哭!它在哭啊!” 他的声音尖利而颤抖,小小的身体也在微微发抖。
李玄策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骤然一紧。他快步上前,蹲下身,一把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一股莫名的、带着灼热感的悲伤,透过儿子单薄的衣衫和微微颤抖的身体,清晰地传递过来。这不是孩童的撒娇或臆想,而是李天枢那日益增强的、难以解释的预知与感知能力,让他真切地感应到了地球母亲遭受的巨大创伤。这份纯粹而直接的“感同身受”,比任何卫星图像和数据都更直观地揭示了这场灾难的惨烈。方清墨闻声从书房出来,看到这一幕,心也揪了起来,默默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忧虑。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却驱不散笼罩在客厅里的沉重阴霾。李天枢的情绪依然低落,蜷缩在母亲方清墨怀里,小脸埋在妈妈温暖的颈窝,像一只受惊的小兽。方清墨轻轻拍着他的背,低声哼着舒缓的调子,目光却不时担忧地望向书房紧闭的门。
书房内,灯光被刻意调暗。巨大的高清屏幕上,被分割成十几个小窗,显示着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代表头像——由联合国紧急发起的全球气候危机视频会议正在进行。气氛凝重而紧张,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某些国家的代表,言辞间充满了推诿、指责和空洞的“关切”,将这场全球生态灾难政治化,试图转移焦点,逃避责任。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轮到中方代表发言。李玄策的身影出现在其中一个屏幕窗口里。他穿着深色西装,神情沉稳如山岳,眼神锐利而平和,没有丝毫的愤怒或急躁。他的背景并非华丽的会议室,而是一块简洁的电子屏幕。当他沉稳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响起时,他身后的电子屏幕同步亮起:
“各位代表,面对亚马孙雨林这场史无前例的生态灾难,空谈指责无济于事。中国愿意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以下具体合作建议,供大会讨论。”
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四组图文并茂的方案:
1. 数据共享: 中国高分系列卫星拍摄的最新、最高分辨率火点分布图、烟雾扩散预测模型实时共享,为全球救援提供精准“眼睛”。
2. 技术支援: 提供包括大型远程灭火飞机调度、高效环保灭火剂、以及中国在应对大型山火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团队支持。
3. 经济替代方案: 协助雨林国家发展可持续的林下经济(如高价值药材、生态旅游)、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减少毁林开荒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和市场渠道支持,从根本上减弱当地居民因经济压力而毁林垦荒的动机。
4. 全球生态补偿机制倡议: 呼吁建立更公平、更有效的国际规则,让受益于全球生态服务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保护关键生态区域的国家(如雨林国家)进行实质性的经济补偿和技术转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