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一栋静谧公寓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铺展成一片温暖的金色。陈锦程教授坐在窗边的旧皮沙发上,面前的矮几上,静静躺着一个散发着淡淡檀木香气的锦盒。锦盒的深蓝色丝绒面在阳光下泛着幽光,上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种内敛的庄重。
陈老的目光落在锦盒上,已经有一刻钟了。自从昨天那个叫李念墨的年轻学者“偶遇”他,并留下这个盒子后,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就萦绕在他心头。有疑惑,有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刻意遗忘的、来自遥远东方的某种牵引,正被这个看似普通的盒子轻轻拨动。
他深吸一口气,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终于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锦盒冰凉的金属搭扣。咔哒一声轻响,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盒盖缓缓打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装帧考究的正式信函。信封上印着简洁而威严的部级徽记。陈老没有立刻去拿,他的目光被下面两样东西牢牢吸引住了。
左边,是一叠用上好宣纸书写的信笺。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筋骨和岁月的沉淀。他一眼就认出,那是李长庚的手笔!多年前,他们曾在同一本顶级期刊上发表过观点相左的文章,也曾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为某个理论模型争得面红耳赤,彼此是惺惺相惜的对手,也是互相敬重的同行。后来他负气远走,与国内学术圈几乎断了联系,没想到……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叠信笺。没有客套的寒暄,开篇便是直指核心:“锦程兄台鉴:阔别经年,思及昔日论道之酣畅,犹在昨日。今国内高温结构陶瓷研究,于XXX(具体性能指标)方向遇瓶颈久矣,多方尝试,收效甚微。愚弟不才,反复推演,疑点仍在晶界氧空位迁移率与高温相变应力场之协同机制上,百思不得其解。忆兄当年于‘晶界工程’之灼见,如醍醐灌顶。今冒昧呈上拙见及实验数据若干,盼兄拨冗一阅,指点迷津,或能解此困局?此非官方请托,纯系一老友、一求索者,于学术迷途之呼号也。长庚顿首。”
字里行间,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招揽”,只有对学术难题的真诚探讨,对老友学识的深切怀念与高度认可。那份“非陈老不能解此困”的潜台词,含蓄而有力,如同一记重锤,敲在陈老沉寂多年的学术雄心之上。他几乎是贪婪地阅读着后面附上的研究瓶颈提纲和实验数据摘要,越看越是心惊。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以及所面临挑战的前沿性,远超他的想象!一种久违的、被需要、被挑战的兴奋感,如同微弱的电流,开始在他血管里窜动。
他放下李长庚的手书,手指竟有些微微颤抖。目光转向锦盒右边。那是一本装帧精美的线装册页,封面是素雅的浅青色绢布,上面用古朴的篆书写着四个字:“痹症新诠”。
带着一丝疑惑和更深的不安,他翻开册页。里面并非印刷体,而是工整的手抄小楷,详细记录了一种针对“风寒湿痹、经络阻滞”(即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案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医诊疗:详细列出了望闻问切的辩证要点,推荐了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的加减思路,具体到每味药材的炮制要求、剂量范围、煎煮方法。甚至附上了几味主药材(如天山雪莲、藏红花)的高清照片和道地产地说明。
第二部分是西医协同:建议了最新的生物制剂名称(非专利药通用名)和物理治疗方案(如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和冷热交替疗法),强调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第三部分是生活调养:从饮食禁忌(忌生冷海鲜)、起居建议(保暖防潮、特定关节保护操),到推荐国内几处气候干爽、富含负氧离子的疗养胜地,以及具体联系方式和专家坐诊时间。
方案的最后,附着一张便笺,字迹温婉清丽:“陈夫人尊鉴:冒昧打扰。方案由京华同仁堂国医馆XXX大师(附大师简介及照片)主拟,并经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XXX教授(附简介)审阅补充。大师言,夫人之症,重在温经通络,扶正祛邪,辅以精心调护,症状缓解乃至功能改善大有希望。若有需要,可随时联系下方号码(加密卫星电话号),国内团队已做好准备。方清墨 敬上。”
“方清墨……”陈老低声念出这个名字,他知道她,材料仿生领域的顶尖学者,中科院院士。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竟亲自为他夫人的病痛,协调了如此详尽、充满人文关怀的方案!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陈老慌忙摘下老花镜,用指腹按了按酸涩的眼角。他想起夫人这些年被病痛折磨得日渐憔悴的脸庞,想起她对故乡湿润气候的抱怨和对干爽环境的向往,想起自己面对她痛苦时的无能为力……这份方案,哪里是简单的医疗建议?它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直接打开了他心中最柔软、最愧疚的那个角落。这份用心,这份超越了学术、直抵人心的关怀,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