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京城,天空是那种洗练过的、纯净的湛蓝,阳光慷慨而清冽,毫无阻碍地洒落下来,带着冬日特有的、能穿透骨髓的明亮。城北,一座崭新的、充满未来感的建筑群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线型的银灰色外墙,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反射着天空和云影,几株特意保留的苍劲古松点缀其间,为这份现代感增添了几分东方的沉稳与苍劲。这里,便是刚刚落成的“长庚-清墨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主楼前的广场上,一场简朴而隆重的挂牌仪式正在进行。没有冗长的领导致辞环节,没有繁复的礼仪流程,只有受邀前来的核心科研人员、相关领域学者以及几位主管科技的领导。气氛庄重而充满期待。
李玄策站在人群稍前的位置,看着自己的父亲李长庚和妻子方清墨并肩走向那覆盖着红绸的实验室铭牌。李长庚老先生,归国仅三个月,精神矍铄,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中山装,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镜片后的目光睿智而深邃,带着一种阅尽千帆后的从容与洞见。方清墨则是一身合体的米白色科研工作服,外面罩着一件深蓝色的羊绒开衫,气质温婉而干练,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奋与专注。阳光勾勒出他们并肩的身影,一个代表着穿透历史迷雾的智慧之光,一个象征着描绘未来蓝图的匠心之魂。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伸出手,共同握住了红绸垂下的流苏。他们的手,一只是历经沧桑、布满智慧纹路却依然有力的手,一只是常年与精密仪器、生物样本为伴、细腻而灵巧的手。此刻,这两只手共同握住了象征新起点的红绸。
“唰——”
红绸应声而落!
一块厚重的、泛着沉稳金属光泽的青铜色铭牌展露在众人面前。阳光直射其上,“长庚-清墨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瞬间反射出耀眼的、近乎神圣的光芒,如同被点燃的火种,灼灼生辉!
“哗——!”
热烈的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经久不息。镜头捕捉下这一刻:李长庚和方清墨站在铭牌两侧,脸上洋溢着欣慰、自豪而又充满使命感的光辉。他们的笑容,是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理想之地的释然,更是开启一段全新伟大航程的豪情。这光芒与笑容交织,定格成这个冬日最温暖的画面。
掌声渐歇,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李玄策。他作为家人,更是作为主管国家安全与战略科技发展的领导,缓步走向了临时设立的致辞台。阳光落在他挺拔的身影上,深色的西装外套敞开着,露出里面熨帖的白衬衫,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气度从容。
他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来宾,最终落在父亲和妻子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温情与敬意。广场上安静下来,只有冬日的微风拂过松针的沙沙轻响。
“诸位同仁,朋友们,”李玄策的声音清朗而沉稳,清晰地传遍广场,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今天,我们共同见证‘长庚-清墨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诞生。这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机构的挂牌,更是一次跨越古今、融汇东西的智慧合璧!”
他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建筑,看到了更悠远的历史和更广阔的未来:
“实验室以‘长庚’、‘清墨’为名,深意存焉。”他看向父亲李长庚,“‘长庚’,古称启明星,是黎明前最亮的那颗星辰。它刺破长夜,指引方向,象征着穿透未知黑暗、照亮前行道路的智慧之光!家父长庚先生,学贯中西,数十载海外生涯,其科研成就斐然。然其最令人敬佩之处,在于他始终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尤重从华夏先贤的浩瀚智慧中汲取系统思维与哲学精髓。他的智慧之光,不仅照亮前沿科技之路,更照亮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归途。”
他的目光转向方清墨,充满了爱意与骄傲:“‘清墨’,丹青之魂,水墨交融,意在笔先。它寓意着师法自然、妙造天成、绘就蓝图的匠心!内子清墨院士,深耕生物仿生领域,一双慧眼,总能从自然造物的精妙绝伦中,窥见解决人类难题的钥匙。一片荷叶的自洁,一根蛛丝的坚韧,一群蚂蚁的协作…在她眼中,皆是蕴含着无上智慧的‘天书’。”
李玄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
“因此,此实验室之名,非唯二人之名号!它实乃‘古法’与‘今术’的深情握手!是‘自然智慧’与‘人工匠心’的完美交融!《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他引经据典,字字铿锵,“天时,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契机;地气,是万物生长的环境与滋养;材美,是自然界赋予的完美结构与特性;工巧,是人类理解规律、运用材料、创造价值的智慧与技艺!这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正是我们探索‘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根基与圭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