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深处,一栋低调的灰白色建筑顶层会议室,厚重的双层隔音玻璃隔绝了都市的喧嚣。室内光线经过精心调节,既不过分明亮刺眼,也不显得晦暗,恰到好处地笼罩着巨大的环形会议桌。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紧绷的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系统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微嗡鸣,以及偶尔翻阅纸质报告时发出的沙沙声。李玄策坐在主位稍侧的位置,指间一支深色雪茄并未点燃,只是无意识地轻轻转动着,烟叶的醇厚香气若有若无地逸散开来。他面前的大号骨瓷茶杯里,碧螺春的叶片在淡金色的茶汤中缓缓舒展、沉浮。
巨大的高清屏幕上,几条代表不同市场指数的彩色线条正以近乎陡峭的角度昂扬向上,红得刺眼。旁边几个小窗口则滚动着实时财经新闻的标题快讯:
“政策暖风吹拂,沪指剑指2500点!”
“杠杆资金跑步入场,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
“地产板块领涨,‘红五月’后市场情绪持续亢奋!”
会议桌旁,围坐着十几位智囊团的核心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家经济安全分析中心的主任,一位鬓角微霜、戴着金丝眼镜的儒雅学者,正指着屏幕上另一组跳动的数据和复杂的图表模型,语气凝重地汇报:“……模型显示,局部泡沫化风险正在加速累积。尤其是部分中小盘题材股、地产关联板块,估值水平已严重偏离基本面。更需警惕的是,”他特意放慢了语速,指尖敲击键盘,调出一张资金流向图,“场外配资、伞形信托等杠杆资金入场速度惊人,且隐蔽性增强。初步估算,此类非正规渠道的杠杆规模可能已超过万亿。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极易引发连锁式的强制平仓,形成螺旋式下跌的恶性循环。”
他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一片低沉的议论。
“涨势如虹啊!现在出手泼冷水,会不会打击市场好不容易恢复的信心?”一位头发花白、穿着考究深色西装的经济学家眉头紧锁,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市场有其自身规律,过度干预恐适得其反。况且,适度活跃的资本市场,对当前稳增长、促转型也有积极作用。”
“张老此言差矣!”对面一位相对年轻、目光锐利的官员立刻反驳,“这绝非健康的‘活跃’!这是典型的资金驱动型、情绪推动型的非理性繁荣!看看那些被炒上天的‘故事股’,市盈率几百上千倍,业绩却一塌糊涂。更不用说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苗头又开始抬头!现在不果断降温,难道要等它膨胀成一个无法收拾的巨大泡沫,然后砰的一声,让无数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引发系统性风险吗?”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急切。
“监管当然必要,但尺度如何把握?力度过猛,可能直接刺破泡沫;力度不足,又如同隔靴搔痒。”另一位负责金融市场监管的司长面露难色,手指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市场预期一旦形成,就像脱缰的野马。单靠喊话或者小打小闹的窗口指导,恐怕难以奏效。”
争论声在密闭的空间里碰撞、交织,带着焦虑和不确定的气息。有人主张严查杠杆、快刀斩乱麻;有人强调以疏导为主,避免政策急转弯;还有人担忧国际资本借机兴风作浪。烟雾(来自几位老烟枪)和浓咖啡的气息混杂在一起,更添几分沉闷。
李玄策始终沉默着,目光沉静地扫过一张张或激动、或忧虑、或沉思的面孔,最终落回那几条顽强向上的红色曲线。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温度适宜的茶汤,碧螺春的清香在唇齿间化开一丝微苦的甘洌。他转动雪茄的动作停了下来。
“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投入喧嚣湖面的石头,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市场的热情,是信心的一种体现,值得珍惜。但过犹不及。”他放下茶杯,骨瓷底座与桌面接触发出轻微而清脆的“叮”一声。
“我们此刻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干预的问题,”李玄策的目光变得锐利,仿佛穿透了屏幕上的红绿K线,看到了更深处涌动的暗流,“而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在泡沫尚未膨胀到无法承受之前,进行必要的、前瞻性的‘逆周期调节’。”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屏幕前,拿起激光笔。红色的光点精准地落在几个关键数据节点上。
“放任自流,等待市场自我修正?”红点划过那陡峭的上升线,“代价可能是未来一场惨烈的、波及深广的崩塌,无数家庭财富灰飞烟灭,实体经济也会受到严重拖累。那时再出手,就是被动救火,事倍功半。”
红点又移到代表杠杆资金规模的柱状图上:“而粗暴地一刀切去杠杆、急刹车?”他缓缓摇头,“如同在疾驰的列车上猛拉手刹,结果只能是车毁人亡。恐慌性踩踏一旦形成,局面将瞬间失控,同样会重创市场根基和投资者信心。”
激光笔的红光稳定地停留在屏幕中央。“我们要做的,是‘温和而明确’的信号释放与规则重塑。”李玄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