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京城,国安部大楼
最后一页文件被轻轻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在过分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李玄策放下手中的签字笔,笔尖在墨水瓶沿口轻轻刮过,带走了最后一滴浓稠的墨。他向后靠进宽大的黑色皮质座椅里,身体陷入一种深沉的疲惫,像是被无形的沙袋层层压住。窗外,夜色早已浓稠如墨,但这座城市的灯火却刚刚苏醒,无数的光点次第亮起,汇成一片璀璨浩瀚的星河,一直蔓延到天际线模糊的尽头。远处几栋摩天大楼顶端的霓虹广告牌,无声地闪烁着“2013”的数字轮廓,提醒着时间的更迭。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冰冷的玻璃隔绝了外面的寒意,却隔绝不了那份岁末特有的、喧嚣又寂寥的都市脉搏。就在他凝视着这片由无数灯火构成的人间星图时,一点莹白,悄无声息地贴在了玻璃上。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越来越多的白色精灵,从深邃的夜空飘摇而下,起初零星,很快便连成一片,纷纷扬扬。
下雪了。
这是2012年的最后一场雪。雪花并不大,却异常密集,在窗外灯光的映照下,像亿万只翩跹的玉蝶,无声地扑向大地。它们覆盖了楼宇的棱角,模糊了街道的轮廓,轻柔地拥抱着这座喧嚣了一整年的巨大城市。一种奇异的静谧感,随着这无声的飘落弥漫开来,仿佛连时光的脚步也在这片洁白中放缓了。
李玄策静静地伫立窗前,身影被室内的灯光投射在冰冷的玻璃上,与窗外飞雪的世界重叠。疲惫感依旧沉重,但此刻,一种更深沉、更宏大的东西,正从心底缓缓升起,压过了那份疲惫。他闭上眼,2012年的惊涛骇浪如同褪色的胶片,在脑海中飞速掠过——
伦敦奥运安保的弦绷紧到极限,每一个指令都关乎国格与尊严;东南沿海,台风“海葵”掀起的滔天巨浪,吞噬着家园,也吞噬着救援队员的汗水与勇气,他在地图上画下的每一道防线,都系着无数条性命;东海之上,钓鱼岛的风波诡谲,每一次雷达屏幕上的光点闪烁,都可能点燃看不见的硝烟,他运筹帷幄,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古老智慧,在刀尖上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京畿重地,十八大召开前的日日夜夜,无形的战场遍布网络与现实,反间谍、反恐维稳的神经紧绷如弦,每一个决策都如履薄冰,他在无数情报与报告中抽丝剥茧,织就一张无形的天网;经济下行带来的寒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出口疲软,股市低迷,房地产调控的钢丝步步惊心,他审阅着一份份沉甸甸的报告,思考着如何为这艘巨轮在风浪中校准航向;环保风暴席卷,钢铁厂粗大的烟囱被推倒,蓝天重现的代价是无数工人迷茫的眼神和阵痛的转型,他深知这关乎子孙后代的呼吸,却也必须直面眼前的民生之痛……
家事,更是心头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母亲王秀芹那张被怨恨和偏执扭曲的脸庞,每一次在脑海中浮现,都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女儿李月竹锒铛入狱的阴影,如同沉重的十字架,压在他和母亲之间,也压碎了母亲心中最后一点温情。父亲李长庚……那块刚刚收到的、带着体温般包浆的旧怀表,此刻正静静躺在他贴身的口袋里,紧贴着心脏的位置。滴答…滴答…那微弱而坚定的走时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父亲二十九年的漂泊、隐忍、抉择与彻底的割舍。父子相认,却隔着重洋与无法言说的秘密;夫妻情深,却早已被岁月和误解撕裂成无法缝合的鸿沟。
沉重的责任,与家庭无法弥合的伤痕,像两条冰冷的锁链,缠绕着他。然而,就在这纷繁复杂的思绪如同窗外飞雪般盘旋时,另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如同深埋地底的熔岩,开始涌动、升温。那是他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到骨子里的眷恋,是对肩上所负使命刻骨铭心的认知。这份责任,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却也像定海神针,让他在这惊涛骇浪般的一年里,始终没有迷失航向。
“笃笃笃……” 几声轻柔而有节奏的敲门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
李玄策从沉思中惊醒,转过身。“请进。”
门被推开一条缝,探进来一张温婉而略带倦意的脸,是方清墨。她裹着一件米白色的羊绒大衣,围巾上还沾着几片未化的雪花,清亮的眼眸在看到他时,瞬间注满了柔和的光。她的身后,一个小小的身影灵活地钻了进来。
“爸爸!” 李天枢像一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带着室外的清冽寒气,一把抱住了李玄策的腿。九岁的男孩仰着小脸,眼睛亮得惊人,脸颊被外面的冷风吹得红扑扑的,兴奋地指着窗外:“爸爸快看!下雪了!好大的雪!老师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好年景,对不对?”
孩子清脆的声音,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与笃信,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瞬间穿透了李玄策心头沉积的阴霾与疲惫。他低头看着儿子那双酷似妻子、充满希冀的眼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碰。他蹲下身,脸上不由自主地漾开了一个多月来最舒展、最真实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冰封湖面乍现的裂痕,带着久违的暖意。他伸出有力的臂膀,将儿子小小的、温暖的身体整个抱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