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气,被四合院里氤氲的饭菜香和红彤彤的灯笼光晕,温柔地挡在了青砖灰瓦之外。堂屋里,铜火锅咕嘟咕嘟地翻腾着,白气袅袅上升,模糊了窗棂上精巧的冰花。羊肉的鲜香、白菜的清甜、冻豆腐吸饱汤汁的丰腴气息,混杂着炭火微灼的暖意,织成一张无形而厚实的网,将屋内与外面肃杀的京城冬日彻底隔开。
这是为李长庚饯行的家宴。他穿着方清墨特意挑选的深灰色羊绒衫,衬得银发愈发精神矍铄,只是眼角的纹路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刻。他正拿着一个造型别致、闪着金属冷光的听诊器玩具,小心翼翼地贴在孙子李天枢的额头上。
“嗯…让爷爷听听我们的小天枢,脑袋瓜里是不是装满了星星?”李长庚故意板着脸,装出严肃医生的模样,耳朵却根本没凑近听筒。
烧退了大半的李天枢裹着厚厚的绒毯,蜷在铺了软垫的太师椅里,小脸还有些苍白,但眼睛亮晶晶的,被爷爷逗得咯咯直笑,露出细碎的小白牙。那笑声清脆,像屋檐下融化的冰凌滴落,冲散了连日来笼罩在这孩子身上的阴郁气息。
“爸,您这‘诊断工具’,斯坦福研究所的最新成果吧?”李玄策端着刚烫好的黄酒走进来,看着这一幕,冷峻的眉宇间难得地松弛下来,漾开一丝暖意。他身着家常的藏青色薄毛衣,袖口随意地挽着,褪去了国安部大楼里的威严,显出几分难得的儒雅。
李长庚放下玩具,接过儿子递来的温酒,白瓷杯在掌心焐着,目光却掠过孙子带笑的脸庞,投向窗外沉沉的暮色,眼神渐渐变得深邃。“小玩意儿罢了。”他轻啜一口酒,醇厚的暖流滑入喉咙,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凝重,“真正搅动风云的‘工具’,在地底深处。”
方清墨正用长筷将薄如蝉翼的羊肉片轻轻拨入翻滚的骨汤中,闻言动作微顿。氤氲的热气在她眼前升腾,镜片瞬间蒙上一层薄雾。她摘下眼镜,用绒布擦拭着,没有抬头,声音却清晰地传来:“是页岩层里的东西?”
李长庚点点头,目光扫过儿子和儿媳,带着一种传递重大情报的郑重:“北美,德克萨斯,巴肯…那些沉寂亿万年的黑色岩层,正在被一种叫‘水力压裂’的技术唤醒。高压水柱,像利斧劈开坚硬的页岩,释放出巨量的天然气,甚至石油。”他用筷子在蘸料碟里蘸了点麻酱,在桌面上画出一道道象征岩层裂痕的曲折线条,“成本在急剧下降,产量在爆炸式增长。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火锅汤底沸腾得更厉害了,气泡破裂的声音密集如鼓点。李玄策没有立刻回答,他夹起一片烫得恰到好处、微微卷曲的羊肉,放到父亲碗里,动作沉稳:“意味着,大洋彼岸的能源版图,正在被重塑。能源的权柄,正在易主?”
“不止!”李长庚放下筷子,指尖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轻响,仿佛敲打在无形的世界地图上,“这意味着,依赖中东油轮的日子,可能被大幅缩短。意味着,天然气价格的话语权,将发生根本性的偏移。更意味着…”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某些长久以来依靠能源供应链维系的地缘政治平衡,会像这些页岩一样,被外力强行‘压裂’,变得支离破碎。新的摩擦,新的博弈,甚至新的冲突点,会围绕着这股来自地底的力量重新生成。这是一场静默的革命,却足以颠覆棋盘。”
方清墨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眼眸清澈而冷静。她没有看那象征页岩裂痕的麻酱痕迹,而是将一片煮得晶莹剔透的白菜叶夹到儿子的小碗里,看着孩子小口小口地吹着热气。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能源的桎梏或许有了松动的迹象,但我们身上,枷锁依然沉重。”她抬眼看向丈夫,又看向公公,“我们团队在‘海龙’项目上,卡在耐高温高压的仿生防护材料上快半年了。实验室合成的样品,在模拟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中,总是功亏一篑。没有这种‘皮’,再强健的‘筋骨’也经不起深海或者深空的撕扯。”她语气平静,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竹筷,泄露出一丝科研攻坚者的焦灼。
李玄策静静地听着。父亲的描述勾勒出一幅暗流汹涌的全球能源变局图,妻子的困境则精准地指向了自身科技树上的关键痛点。他端起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映着暖黄的灯光,也映着他深邃的瞳孔。他没有急于发表见解,只是让这两种声音——来自大洋彼岸的颠覆性力量与身边实验室里的攻坚壁垒——在脑海中激烈碰撞、交融。
“《盐铁论》有言,‘工不出则农用乏’。”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感,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放下酒杯,目光落在火锅中心那持续沸腾、翻滚不息的汤底上,仿佛看到了某种隐喻。“器物不精,则国力不彰。能源为‘血’,材料为‘骨’,科技为‘魂’。如今这‘血’的源头生变,暗藏凶险;‘骨’的锻造遇阻,急需突破;‘魂’的凝聚,更容不得半分懈怠。”他抬眼,目光依次扫过父亲洞悉世事的眼睛、妻子隐含忧思的面容,最后落在儿子懵懂却异常纯净的眼眸上,“这‘血’‘骨’‘魂’三者,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今日这餐桌上所言,看似东西两端,实则同根同源——皆是关乎国脉存续、兴衰荣辱的命门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