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京城,沉浸在一种喧腾而温暖的海洋中。万家灯火,连绵不绝,如同倒映在人间的星河。爆竹声此起彼伏,炸开一朵朵转瞬即逝的绚烂花火,硝烟的气息混合着年夜饭的香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然而,在这片普天同庆的祥和之下,紫禁城这座沉淀了六百年光阴的庞然大物,却透出一种与节日喧嚣格格不入的沉静与肃穆。
太和殿东侧的保和殿,临时布置成了守岁夜宴的场所。暖黄的宫灯高悬,映照着雕梁画栋,空气中浮动着名贵熏香与佳肴的混合气息。受邀的各界人士低声交谈,言笑晏晏,觥筹交错间流淌着节日的松弛。李玄策与方清墨坐在相对僻静的一隅。李玄策一身深色中山装,坐姿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地掠过殿内谈笑风生的面孔,偶尔与方清墨交换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方清墨则是一身月白色锦缎旗袍,外罩同色羊绒披肩,清冷的气质在暖融的宫灯下显得柔和了几分,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思。他们的儿子李天枢,穿着崭新的红袄,安静地坐在方清墨身边,小手紧紧攥着那个微型破冰铲模型,好奇又略带敬畏地打量着这金碧辉煌的宫殿。
宴席正酣,临近子时。殿外广场上,为守岁准备的盛大宫廷焰火表演即将开始。司仪的声音透过扩音器响起,邀请宾客们移步殿外廊下,共赏盛景。
人群涌向敞开的殿门和巨大的朱红廊柱旁。李玄策却轻轻按住了方清墨的手,低声道:“清墨,我们去趟文物医院。” 方清墨会意点头。李天枢敏锐地捕捉到父母之间的暗流,立刻像小尾巴一样跟上。
三人悄然离席,穿过几道回廊,将殿外的喧嚣与即将炸响的烟火隔绝在身后。午门内的文华殿区域一片寂静,只有几盏宫灯在寒风中摇曳,投下幢幢孤影。文物医院厚重的门无声滑开,里面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只有恒温恒湿设备发出的低沉嗡鸣。中央修复台上,那幅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无影灯下静静铺陈。深褐色的古纸承载着泛黄的大陆与海洋轮廓,墨线勾勒的山川河流,古老而沉默。
“玄策,清墨,你们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专家从内室走出,手里捧着一个特制的低温恒温箱,神情凝重,“按你们的提示,我们重点检测了这幅图的星象标注区域,特别是贺兰山岩画对应的坐标附近…确实发现了一些异常。纸张纤维深处,嵌有极其微量的未知荧光物质,成分复杂,非天然矿物,更像是…某种人工合成的标记物。但常规光源下,完全无法显现。”
方清墨立刻上前,接过恒温箱打开。里面整齐排列着几支特制的注射器,装着一种近乎透明、却在灯光下隐隐流转着七彩光晕的粘稠液体——这正是她实验室针对古画特殊材质研发的“织女”系列升级版,高渗透性、低损伤的分子级显影增强剂。
“让我来。”方清墨戴上超薄手套,声音清冷而专注。她取出一支显影剂,用最细的纳米级喷笔,如同最虔诚的匠人,屏住呼吸,将液体极其均匀、极其轻薄地喷洒在古图标注着贺兰山坐标及周边几处特定星象符号的区域。液体接触古纸的瞬间,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渗入纸张纤维的深处。
殿外,广场方向传来倒计时的巨大声浪!
“十!”
“九!”
“八!”
殿内,三人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住喷洒过显影剂的区域。李玄策握紧了拳,李天枢紧张得几乎忘了呼吸。
“三!”
“二!”
“一!”
“轰——!!!”
第一枚巨大的焰火弹腾空而起,在紫禁城深邃的夜空中轰然炸裂!刹那间,金蛇狂舞,火树银花!姹紫嫣红的璀璨光芒如同天河倾泻,瞬间照亮了整个苍穹!那炫目的光,透过文物医院高大的窗棂,泼洒进来!
就在这天地为之失色的璀璨光芒映照下——
修复台上,《坤舆万国全图》贺兰山坐标及周边星象区域,异变陡生!
无数细如尘埃的幽蓝色、淡紫色荧光点骤然亮起!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如同被赋予了生命,沿着古图上山脉的走向、河流的脉络、以及那些原本看似装饰的星点轨迹,开始缓缓流动、汇聚、延伸!一条条纤细而清晰的荧光轨迹被勾勒出来,它们蜿蜒盘绕,最终在古图的西北区域——那片代表着广袤“朔方”的疆域之上,汇聚成一个庞大、复杂、充满几何美感的立体星图网络!其核心节点的形态,与贺兰山岩壁上曾短暂显现的“紫微垣”轮廓惊人地相似!更令人震撼的是,一条由密集光点组成的、清晰的荧光“线”,从星图核心笔直延伸,跨越图上山川,精准地指向地图边缘一个用古篆标注的地点——“玉门故郡”!
“天啊…活了!图…图活了!”老专家失声惊呼,激动得胡须颤抖。
李天枢张大了嘴,小脸被幽蓝的荧光映亮,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震撼与着迷。方清墨清冷的脸上也难掩惊异,她迅速拿出高分辨率相机进行多角度拍摄记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