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清御史那篇措辞激烈、指控骇人的弹劾奏章,如同一块投入早已暗流汹涌湖面的巨石,在京城掀起了滔天巨浪。支持与反对的声浪激烈碰撞,谣言甚嚣尘上,关于“妖女”赵小满的种种离奇传说,甚至掩盖了“丰女一号”本身带来的震撼。
这一切,自然丝毫不停地汇入深宫,呈递到年轻的皇帝面前。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皇帝放下手中又一份请求严惩赵小满、以正纲常的奏疏,揉了揉眉心,脸上看不出喜怒。他面前的书案上,左边堆着的是以程维景为首的支持派力陈推广“丰女一号”之利的奏章,右边则是以严正清为代表的守旧派弹劾赵小满“妖法祸国”的控诉。两边泾渭分明,势同水火。
“牝鸡司晨…妖法惑众…动摇国本…”皇帝轻声重复着奏章中的字眼,目光幽深。他并非昏聩之君,深知这些指控背后,夹杂着多少党争、偏见与利益纠葛。但同样,他也无法完全忽视这些声音,尤其是“妖法”二字,在笃信天命的时代,足以引起最高统治者的警惕和忌惮。
是祥瑞,还是妖孽?
是济世良才,还是祸国妖女?
仅凭奏章上的唇枪舌剑,仅凭司农寺那一纸试种数据,已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那远在安县的赵小满,究竟是何等人物?她那双能织出“凤纹锦”、又能培育出惊世良种的手,是否真的沾染了不容于世的“妖邪”之力?
他需要亲眼见一见。
亲口问一问。
唯有如此,他才能拨开迷雾,看清这搅动风云的女子,以及她所带来的这一切,究竟会对他的江山社稷,产生何等影响。
“拟旨。”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侍立一旁的秉笔太监连忙躬身聆听。
“安县民女赵小满,所献粮种,事关国本;所涉诸端,众议纷纭。特旨,召其即刻入宫觐见,朕要亲自垂询。着巡农御史李云亭妥善安排,沿途州县予以便利,不得有误。钦此。”
这道旨意,简短而有力。没有定罪,也没有褒奖,只有一个目的——见面。
然而,这道圣旨离开京城,一路南下,其所带来的震动,却远比任何褒奖或问罪都要剧烈。
当几名风尘仆仆的宫廷侍卫与传旨太监,在一队州县官兵的护卫下,高举圣旨,穿过已然因各种传言而气氛微妙的赵家集,径直来到丰女村那挂着“巾帼织星”御匾的学堂门前时,整个村庄仿佛被瞬间冻结了。
“圣旨到——!赵小满接旨——!”
尖锐的宣旨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王嫂子、张寡妇等人闻讯,连手中的活计都来不及放下,连滚爬爬地冲出,跪倒一片,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惶恐与不安。京城的弹劾风波她们已有耳闻,此刻圣旨降临,是福是祸?
当听到旨意内容是“召其即刻入宫面圣”时,所有人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面圣!?
皇帝要见小满!?
这在普通百姓眼中,简直是比天还大的事情!是难以想象的荣宠,却也可能是踏上一条不归路!以赵小满如今病入膏肓的身体,如何能经受得起这千里迢迢的跋涉?而皇宫大内,深似海,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
“民…民女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嫂子代无法起身的赵小满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声音都在颤抖。
传旨太监面无表情,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人,尖着嗓子道:“赵小满何在?即刻准备,随我等启程赴京!”
王嫂子连忙叩首道:“天使容禀!小满姑娘她…她身染重病,卧床已久,实在无法起身接旨,更恐难以承受路途颠簸啊!”
太监眉头一皱,语气转冷:“哼,圣旨已下,岂容延误?便是抬,也要抬到京城!陛下还在宫中等着呢!”
气氛瞬间僵住。
就在这时,窑洞内传出了赵小满极其虚弱,却清晰异常的声音:“王嫂子…扶我…起来…”
众人回头,只见张寡妇和孙巧儿(已从京城赶回)正吃力地搀扶着赵小满,从窑洞中一步步挪出。她整个人几乎完全倚靠在两人身上,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干裂,眼窝深陷,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然而,她的眼神却平静得可怕,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映不出半分波澜。
她看向那传旨太监,微微颔首,气若游丝,却字字清晰:“民女…赵小满…领旨。”
“只是…病体沉疴…恐…污了…圣目…亦…延误…行程…”
“可否…容民女…准备…一二…汤药…便即…启程…”
她这般模样,任谁看了都知绝非作伪。那传旨太监也是人精,见赵小满确实一副随时可能断气的样子,若真强行上路死在了半道,自己回去也无法交代,脸色稍霁,哼了一声道:“既如此,咱家便给你半日准备。明日辰时,准时启程!若有延误,以抗旨论处!”
说完,便带着侍卫去往县衙安置。
太监一走,丰女村顿时炸开了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荒村辣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荒村辣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