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网的栏杆把周建斌的影子切成碎片,他手里拿着那个红包,在夕阳下闪得像块小红布,举了举又放下,手指在红包上反复捏着,像在纠结要不要上来还。李想的运动鞋在楼梯上打滑,差点摔一跤,却在三楼的平台停住了脚 —— 他看见周建斌突然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按,嘴角抿得紧紧的,背影被夕阳拉得老长,像根不肯弯折的扁担,透着股倔强。
“别追了。” 李明远的手掌按在儿子肩上,能摸到校服里突出的肩胛骨,像两把蓄势待发的警徽,坚硬又有力量,“你没看见周师傅手机一直在响吗?肯定是催件的,现在正是送件的高峰期,别耽误他干活。” 他的目光落在录取通知书的落款上,“公安部直属高校” 几个字沉甸甸的,像压在两代人肩上的责任 —— 当年他当联防队员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穿上正式警服,现在儿子替他圆了梦。
李想突然转身冲进房间,把录取通知书平铺在书桌上,用镇纸压好。台灯的光晕里,他用红笔在 “入学须知” 里 “体能训练” 那一条旁画了个大大的五角星,笔尖用力过猛划破纸页时,楼下传来周建斌的电动车喇叭声 ——“嘀嘀” 两短,像在说 “恭喜你,小伙子”,清脆又响亮,钻进窗户,落在录取通知书上,像个无形的祝福印章。
他不知道的是,楼下的周建斌捏着红包,给妻子发了条微信:“李想家孩子考上警校了,给我塞了个红包,我得想办法还回去,不能让孩子觉得‘送礼’是该的。” 发送键刚按下去,手机又响了,是快递站催他送最后一批件的电话,他把红包塞进内兜,拧动车钥匙,三轮车的 “嗡” 鸣声里,心里却盘算着:明天得给孩子带点东西,不能让这份心意落空。
第三节:工具包里的秘密
周建斌的三轮车在下一个小区的单元门口停稳时,工具包的拉链还在发烫,仿佛还残留着红包的温度。他把红包掏出来对着太阳照了照,二十块钱纸币上的水印在光里泛着浅绿,清晰可见。风一吹,工具包的拉链开了条缝,露出里面那本用透明胶带缠了三层的硬纸盒 —— 是他特意给李想准备的回礼,里面装着本《刑侦案例汇编》,是托当辅警的表弟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扉页上用蓝笔写着 “愿你永远记得帮人的热乎劲,做个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好警察”,字迹被早上的汗水晕得有些发虚。
“周哥,发啥愣呢?301 的张阿姨都催第三次了!” 同行的老张骑着电动车过来,递来瓶冰镇矿泉水,瓶身上的水珠滴在周建斌的手背上,凉得他一激灵。老张的目光落在红包上,了然地笑了:“是不是六楼那小子给的?我跟你说,你就是太实诚,人家孩子一片心意,你拿着呗!”
周建斌的喉结 “咕咚” 滚了滚,心里暖烘烘的。去年冬天儿子周磊得肺炎,他在医院守了七天七夜,积压的快递堆成了山,是李想家帮他把快递分类好,李明远还骑着电动车帮他送了三天件;李想妈妈每天炖排骨汤,让他用保温桶带给儿子,桶底的枸杞、党参和红枣,比他半个月的菜钱加起来还贵,他当时感动得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一个劲地说 “谢谢”。
“这钱我肯定得还回去。” 周建斌把红包小心翼翼塞进内兜,贴在胸口的位置,车轮碾过小区的减速带,发出 “咚咚” 的响,“那小子马上要当警察了,咱不能让他觉得‘送礼’是理所当然的事,得让他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好,不是靠钱衡量的。” 他想起父亲 —— 退休的老邮递员常说的一句话:“手里过的不光是包裹信件,更是人心,得捧着、护着,不能寒了人家的好意。”
傍晚的霞光把六楼的阳台染成金红色,像披了层喜庆的绸缎。周建斌停在楼下,抬头看见李想正站在阳台上挥舞录取通知书,校服的影子在墙上晃成个威风凛凛的剪影,像个真正的警察。他突然把那个缠了三层胶带的纸盒放在李想家的鞋柜上,轻轻按下门铃,没等里面有人回应就转身快步走了 —— 刚骑上三轮车,就听见背后传来李想的喊声:“周师傅!等等!您落东西了!”
周建斌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三轮车的 “嗡” 鸣声里,他听见李想的声音越来越远:“周师傅,谢谢您的书!我一定好好看!” 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扬,摸了摸胸口的红包,心里盘算着:等周末,就把红包换成文具,给李想送去,就说是 “开学礼物”,这样孩子肯定会收下。
回到家时,周磊正趴在桌上写作业,看见他手里的《刑侦案例汇编》空盒子,好奇地问:“爸,你不是说要给李想哥送书吗?怎么空着手回来了?” 周建斌坐在儿子身边,把今天的事说了一遍,周磊突然眼睛一亮:“爸,我也想当警察!李想哥当警察这么光荣,我也想跟他一样,帮别人!” 周建斌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突然觉得,这比收到任何红包都让人开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间烟火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间烟火故事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